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文章正文

    【理论动态】 贾根良:中国经济学教育书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8-08-19 01:52:29

      不少学者将目前中国经济学教育所存在的问题称作“西化”问题,如邱海平教授发表的相关论文曾引起了较广泛的关注和争论。(邱海平,2014)邱海平教授是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角度对这种现象提出的。但与之不同,笔者自2003年以来发表的相关论文是从经济思想史、多元主义科学原则、经济学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学术生态系统的角度对西方主流经济学在中国经济学界的霸权地位提出的。实际上,在西方发达国家,无论是“经济学多元论国际联合会”的,还是参与“经济学教育国际运动”的学者们,绝大多数属于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的西方非主流经济学流派,而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派。因此,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所存在的严重问题并非像许多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一个所谓的“意识形态”问题。笔者的研究领域并非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笔者在这里也不是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或者“意识形态”的角度出发,而是秉承笔者长期以来的研究视角,针对中国经济学教育体制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十点具体的。

      我国与西方国家在经济学教育体制上存在着一个不同,这就是在财经类大学或专业学院一般都开设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传统的经济学,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经济学教育体制的多元化程度高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大学,但也有一些大学的经管学院和商学院完全没有开设经济学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课程,即使在开设有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程的绝大多数财经类学院,总讲授时数也不能与开设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微观、宏观和计量经济学等)相比,因此,许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者存在着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与西方国家一些所谓二、三流大学开设有西方非马克思主义的非主流经济学或“西方经济学”(贾根良,2017)课程不同,我国几乎没有高等学校财经类专业开设有此类课程,从这个角度来说,我国经济学教育体制的多元化又低于西方发达国家。从总体上来看,我国的经济学教育体制在多元化程度上尽管略微高于西方发达国家,但西方主流经济学不仅在我国高校课程体系的设置上占主导地位,而且在学术研究的评价、人才队伍建设、科研励、研究生入学考试课程和学科评估中都具支配地位,因此,同样需要多元化。

      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学界在过去三十多年中,涌现出了大量的对西方主流经济学进行的文献,但国内几乎没有人去研究,笔者在2004-2005年前后曾对之进行过深入研究,但发现文献太多,如果陷到里面,一个人终其一生,就很有可能像剑桥大学的托尼·劳森等人一样,成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家了,再没有时间研究具体的经济问题了,所以在2007年后,笔者就很少阅读这方面文献了。这些文献的一个主要发现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无论是在哲学基础、研究方法和其理论的现实相关性上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个别经济学者如格瑞恩甚至认为,西方主流经济学是与现实无关的,因此,他曾经提出了在经济学教育中是否还应当保留西方主流经济学课程的疑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