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法律论文 → 文章正文

    【论文】共享经济发展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8-06-23 07:41:39

      早在2014年,全球共享经济的代表Uber就被曝使用软件司机和乘客行踪。原因在于,在Uber软件内部含有一个名为“God View(视角)”的工具,利用该工具,Uber员工就可以追踪任何请求用车的乘客或司机。在被曝的事件中,来自Uber纽约的经理Josh Mohrer就追踪Buzzfeed记者,并在其毫不知情的情况下在公司的纽约总部等待该记者。此后,Uber还被曝允许所有员工家、名人,甚至包括Uber员工的前男友、前女友、前任配偶等熟人的乘车数据。

      不仅如此,其他共享经济企业也存在个人信息问题,如在Airbnb平台上的多家房屋被曝安装摄像头。我国滴滴出行公司的APP也曾被曝存在过度收集用户信息。在整体宏观层面上,据中消费者权益保研究会指导,阳光消费大数据技术研究院发布的《分享经济舆情大数据报告(2017)》显示,在分享经济领域,安全保障、服务质量、价格垄断、个人隐私等四大方面问题最引人们关注,其中个人隐私方面主要涉及用户个人隐私遭窃取,产品或服务提供人员用户、用户等。

      对于消费者而言,虽然他们并不关心所使用的产品是谁的,但一个前提条件就是这个产品应当安全可用。因此,随着共享经济参与主体的增多,消费者希望所乘车辆是安全的,所入住的房屋有基本的防火设备,所选择的厨师能够提供安全无毒的菜肴,这些都是最低限度的标准。这都需要共享经济平台做充分的资格审查,披露足够的个人信息给消费者。因此,共享经济平台作为连接资源提供方和消费者的中介,需要在资源提供方面提供基本的审查义务,如司机的身份信息、犯罪记录,房屋提供方的身份信息,房屋内安装摄像头的等,只有披露大量的信息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用户对产品或服务的不确定性,降低交易成本。与此同时,共享经济平台也会收集大量用户的个人信息。这种商业模式必然带来个人信息的收集、处理、存储和利用问题。但正如美国网约车公司Uber和Lyft在奥斯丁和得克萨斯州所的,消费者要求平台对司机实施基本的背景审查,而平台却实施指纹识别,Uber和Lyft在听证会中失败后在奥斯丁州服务,APP在收集资源提供方个人信息时还需要考虑到司机的隐私权以及目的原则。

      共享经济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数据驱动的经济,其促成的是陌生人之间的合作,是一种点对点的经济模式,如何建立“陌生人”之间的信任成为最点。传统经济模式下,由于国家对出租车、酒店等行业实施许可制度,并且对运营者的资质、服务标准等予以设定,因此,消费者可以基于此来相信此类服务的可靠性。但是到了共享经济时代,加入平台的门槛较低,必然造成消费者无法当然信任服务提供方,这个问题不解决,必然将严重影响交易的促成。对此,现有的共享经济平台通过信誉评价、身份审查、保险等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交易双方的互信,但是欺诈、侵权等情况仍有发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