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理论发挥实际作用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关于财政政策,而小布什在2001年和2003年的两次减税可以为此提供很好的案例。这部分是因为那是最近以来为避免经济衰退而采取的重大的财政刺激措施,部分是因为我本人担任了两年的经济顾问委员会,对这些政策背后的经济分析比较熟悉。诚然,小布什采取的税收政策有多方面的动因,例如,儿童减税(child credit)政策的拓展就既有经济方面的考虑,也有和社会方面的背景。但既然经济顾问委员会和财政部的经济学家们对这些政策的出台也有深入的参与,那么谈谈他们在工作中使用的分析工具也是有性的。
小布什在分析税收计划的经济效应时一方面要考虑长期增长,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对短期商业周期的影响。长期分析对学习公共财政的学生们来说应该是很熟悉的,最显著的是,2003年小布什取消对公司资本收入的双重征税,虽然最后通过的法案没有完全达成这个目标,但企业红利的税率还是有了大幅度降低,更加符合税收中性的要求,减少了利润留存与分红的扭曲、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的扭曲、非公司资本与公司资本之间的扭曲。这项还符合对消费征税、而不是对收入征税的方向。后一个目标完全符合公共财政研究领域的主流观点(包括Diamond and Mirrlees,1971;Atkinson and Stiglitz,1976;Feldstein,1978;Chamley,1986),对理论界而言并不新鲜。早在30年以前,阿特金森和斯蒂格利茨就注意到,对消费征税好于对收入征税的看法由来已久。
不过,和本文的主题关系更紧密的部分在于对税收政策的短期效应分析。在2001年小布什入主白宫的时候,随着90年代后期股票市场泡沫的破灭,经济正在滑向衰退。减税的目标之一是刺激经济复苏和就业。小布什总统在签署2003年的《就业和增长减税调节法案》的时候,是这样解释的:“人们有了更多的钱,就会花费在购买产品和服务上。而在我们的社会中,当他们需要更多的产品和服务的时候,就会有人给生产出来。当有人生产这些产品和服务时,也就意味着有更多的人能找到工作。”这样的逻辑是典型的凯恩斯主义。
经济顾问委员会得到的任务是,算出减税对就业的数量影响,我们在解答时采用了主流的宏观计量模型。在我的任期内,委员会具体使用的模型是宏观经济顾问公司(Macroeconomic Advisers)开发的,该公司是由劳伦斯·梅耶在担任美联储理事之前创立和经营。实际上,在我担任委员会之前,委员会的人们已经使用该模型接近20年了,不论是党还是党在台。其实,具体采用哪个模型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我们使用的模型与其他大型宏观计量模型(例如美联储采用的FRB/US模型)大同小异。从学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