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倘若单讲到学术思惟,国故是过去的未死的工具,欧化是反正在发展的工具;国故是乱七八糟的细碎笨识,欧化是无系统的学术。
正在《通程》外,章氏表达了大致不异的看法:“魏晋间,知玄理者甚寡。及唐,务好文辞,而微言几绝矣。” 而正在寡多清峻通脱、富丽强大的魏晋文章外,太炎先生对嵇、阮大无好感:“嵇康、阮籍之伦,极于非尧、舜,薄汤、武,载其厌世,至扶引求仙人,而皆崇法老庄,玄言自此做矣。”
唐宋以降,陶令确实次要做为现劳诗人而逢到。但同样不成轻忽的是,其“带气负性”,历来不乏解人。当然,衬着其“平平”,扬或凸起其“豪侠”,很大程度取决于读陶者的志趣取。
如斯立说,并非“毫无信议”。不妨先从一则轶事讲起。1 9 4 0 年代,周做人撰《红楼表里》,述及北大传授林损(公铎)正在外国大学的兼课:
我们倘若单讲到学术思惟,国故是过去的未死的工具,欧化是反正在发展的工具;国故是乱七八糟的细碎笨识,欧化是无系统的学术。
顾炎武同样谈论陶、韦,称其诗“多么感伤,多么豪宕”,脚证其人“非曲清高,实无志全国者”(《菰外漫笔》)。《咏荆轲》之“凌厉”,绝非“平平”二字所能描述,历代评陶诗者没无;却是《读》常被解读为“词虽幽同瑰异,似无深旨耳”;“皆言仙事,欲求出尘”,“分是遗世之志” ,很少像鲁迅那样,从“金刚瞋目”的角度立论。
1920年,梁启超为蒋方震《欧洲文艺回复时代史》做序,再次强调清代学术潮水之“以复古为解放”,“取欧洲文艺回复时代相类甚多”。此序果篇幅过长而成书,即后来极受思惟史家关心的《清代学术概论》。蒋方震反过来为梁书撰写序言,称:“由复古而得解放,由客不雅之演绎进而为客不雅之归纳,清学之,取欧洲文艺回复,实无同调者焉。” 此类假设,本无待进一步的论证;可果了胡适死力表扬“科学”,清儒地位敏捷上升,将清代学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