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主要通过清收、重组和核销等途径来处置不良资产,其中,自主核销和打包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进而核销存在差别,“自主核销可以用账销案存的方式管理,银行依旧保有未来继续清收的,在实际操作中,大部分银行在核销后依旧会继续查找债务人可执行的财产线索,而打包出售后,银行已经不再保有债权债务关系,回收来的款项无法覆盖的那部分损失直接账销案销。”一位银行资产保全人士解释说。
从“四大”手中批量收购银行不良资产的业内人士蔡高韵(化名)对本报记者透露,银行不良资产包全年平均价格在3毛左右,最高的价格在8毛左右,有些新包低至1毛,而老包的价格最多在3分附近。而所谓的3毛、3分,是业内的通行叫法,也就是1元钱的债权所对应的价格,3毛也就是3折,3分是0.3折。
2015年以来,随着银行不良贷款的持续增长,不良资产处置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从事不良资产处置的行业主体也在增加,尤其是随着“互联网+”工具的应用,各资本跃跃欲试。
“相比前几年,现在我们买资产包反而更加谨慎了,”从事不良资产处置行业的广东衍恒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方伟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据他介绍,今年的不良资产处置行业有个特点,即资产包的价格水涨船高,“因为太多人冲入这个行业,且对不良资产处置一知半解,只是拼命炒价,导致资产包的价格越来越高,另外,在经济下行阶段,资产的价格处于下行通道,两端挤压,导致中间的收益日趋薄弱。
“所以,我们现在拿包非常谨慎,几乎每天都有人打电话给我,问要不要资产包,这些人或多或少都有些关系或门,要么和他们合作共同处置资产包,要么他们有这个资产包中的部分线索协助我们购买资产包,但要收部分服务费,价格不等。”方伟忠说。
方伟忠认为,在如今的市场上,做中介的人多,买回来倒手,而真正有能力处置资产包的人少,“以某地为例,现在就有几个资产包在外面飘,说大也不大,但说小也不小。
“在一个不良资产包里,小到10债权,大到百债权,单笔债权本息小到几十万元,大到上亿元,其中,可能有1/3最终和解,有1/2乃至2/3也没有太好的和解方式,我们会继续向外转让。”蔡高韵说。“比如,一个包本息10亿元,我们4亿元本金买下,3年回收6亿元,实现了回报率,也有可能连4亿元的本金都收不回来,这就是不良资产处置行业高不确定性的特点,但批量收购也有好处,即可以分散风险。”蔡高韵说。
“前些年我从某银行手中收购一批车辆,当时,这批车辆是债务人以物抵债的形式银行借款,车辆总的价值4000万元,我们500万元就拿下来了,银行也逼着我们赶快过户,过户之后,我们就着手处置这批车辆,没想到的是,这批车辆中,几乎每辆车都有高额的违章罚款,就以捷达车为例,一辆8万块的捷达就有3万~4万元的违章,最后,我们每辆捷达只卖2.5万~3万元,平均每辆车亏几千元。”李智楠说。“被银行坑了。”他总结道。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