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发展阶段、中国体育产业需求特点和相关供给要素的共同影响,体育需求快速增长,体育供给动力强劲。今后10年乃至更长时间,中国体育产业将保持快速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持续上升,成为支柱产业,为国民提供丰富多样的健康与快乐服务,并在全球竞争中有出色表现。为实现这个目标,需要加大创新和力度,同时加强监管与引导。体育还有更多方面的社会与文化价值,要在发展中实现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良性互动。敬请阅读。
“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这个论断既概括了体育于国家和国民的巨大价值,又洞察到国泰民安对体育发展的基础性支撑。中国已经进入发展的新时期,体育提供的健康与快乐,是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愿望中的重要需求,极具增长潜力,极具社会价值。
当今时代,体育要强、要兴,发展体育产业是主要途径。2016年全国体育产业增加值6475亿元,产业增加值占同期P的比重达0.9%;体育产业就业人数440余万人,占当年城镇就业总数的1%。从国际比较和国内需求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滞后、比重偏低,需要加快发展。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体育产业的比重相当甚至超过汽车、科技、高等教育等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很重要。
在我国,体育多年来被视为“事业”,竞技体育为国争光以及群众体育提高人民体质是社会各方面对其的主要定位,主流经济学界对其关注和研究很不够。本文将从产业角度观察问题,重点分析需求、供给、竞争、管制等决定资源配置的重要因素,预测我国体育产业的未来发展速度、规模、结构等,并提几点思考和。
中国体育产业未来的发展,既会受到市场力量的引导,又会得到政策的推动。两者并存,很可能是激励倍增和矛盾叠加,呈现出既快速发展又问题层出的局面。因此,一方面要促进发展,另一方面要有效治理,“两手都要硬”的中国特色发展模式仍将是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的恰当选择。
体育活动是人类的基本愿望和普遍行为,比如在2000多年前的古希腊就开始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但是,彼时的体育活动由于无关付费或支出,没有商业价值,因此并不是经济学意义上的有效需求。体育作为有效需求并达到一定规模,要以较高的收入水平作为支撑。从国际经验看,经济发展进入上中等收入阶段即超过6500美元后,对体育消费较大规模的有效需求开始形成,进入高收入阶段后体育产业将成为支柱型产业,这个期间是体育产业快速增长的时期,目前我国正处在其中。
从图1和表1可以看出,过去10年中国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一直显著高于P的增长速度。其中从第一阶段从2007~2012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增长速度高于P增长速度,大约为P增长速度的2倍,两者差距在这个期间相对稳定。第二阶段从2013~2016年,P增速放缓,而体育产业增加值继续加快,两者差距迅速扩大,2014~2016年,体育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高达26.6%,接近同期P增长速度的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