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美南浸信会与广州东山口—— 一个历史教地理学的典型范例—农林学论文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3-11-19 09:34:42

      七、慈善机构

      慈善活动亦是传教活动的一个组成部分,浸信会各堂、各会在东山口创办了一些慈善机构。它们有:

      (一)浸信会慕光瞽目院东山分院。“慕光瞽目院,由浸信会外籍宣教士惠理敦女士于1909年创办,当时可容学生约70名。后由纪好弼接手办理,建一院于东山,约值一万元,并有院地三亩,院内一切经费,均由美国蓝山大学浸信会一小组信徒提供。1935年,纪好弼年老失明返美休养,将院务移交合组的委员会代理,经费仍由蓝山大学信徒资助。当时学生70名,全是女生,由院终身给养。学生功课,有教、音乐、织工等。院方亦将制品发售以助经费,当时全年经费约7000元。建国后由人民民政部门接办。”雷秀民等称:“这也是美南差会办的,专门收养盲女的学校,校址在寺贝通津小学隔壁。除教习文化课外,并教习手工艺。”

      (二)两广浸信会孤儿院。“1906年,两广浸信会开会,拟在广州东山购地建恤孤院,本会信徒的未成年遗裔,当即捐得800余元,1909年议决,各堂每季提一个主日学之捐款拨助恤孤院。1911年,获捐恤孤院建筑费3000余元,在东山培正小学南侧建院。1919年改名孤儿院,院长郑杏圃。1926年,迁址沙河,”雷秀民等称:“恤孤院是两广浸信会于一九0三年开办的所谓慈善事业之一,房屋也是一九0三年建成的。两广浸信会的职员和们所遗的孤儿。恤孤院以此得名。后来该院迁于沙河,”

      (三)两广浸信会安老院。“1922年,由东山浸信会卢连先生等提議籌辦,隶属东山浸信会。1928年该院连产业约2万元,一并移交两广浸信会联会接办,1932年迁址沙河,”雷秀民等称:“一九二二年冬,东山浸信会举行一次信徒退修会。由于感到年老无依的有需要老者安之,首由归侨卢连,創辦安老院以奉养年老无依的女。由卢连借出在山河村的平房一间为院址,奉养三数老人。一些费用由东山浸信会捐助,产属东山浸信会,由会派女雷惠芳主持,设董事照应。一九二四年,卢连再度赴美,委派他在赴美期间募捐,筹建院舍。一九二六年卢连回国,以在美所得捐款在山河村兴建院舍,增收老人。一九二八年,东山认为该院只由一个负责,力量有限,难以发展。故于是年秋,在两广浸信会联会年会中提出交两广浸信会联会接办。经联会接纳,并增设安老部负责办理,推选卢连为名誉院长。费用则由联会依靠捐助,老人包括来自两广的各浸信会,并兼收男人。一九三二年,院舍不够用,在沙河建新院舍。”

      八、其它的投入

      就在浸信会在东山口地区大举进行建设,获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在广州的其它亦纷纷效仿,在东山口周边地区进行建筑工作,大大促进了东山区的发展。如清宣统二年(1910),美国的安息日会也在今犀牛、三育、福今购地建、学校和医院。“浸信会在东山陆续田地,大兴土木,其他也接踵到东山来。圣公会在百子建立圣希理达女校,在沙河建立圣三一中学(即今传染病院院址),安息日会也在今日的农林附近名叫村山地,开办三育学校和医院及。”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