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美南浸信会与广州东山口—— 一个历史教地理学的典型范例—农林学论文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3-11-19 09:34:42

      东山堂的兴建大大地促进了浸信会在东山口地区的发展。有了此堂后,浸信会在广州城内的一些机构纷纷迁到此处,这里成为了浸信会机构云集的地方。唐启望称:“自1909年5月2日在现址正式建立至2009年,它已有整整一百年了。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美南浸信会叔未士、罗孝全两位和中国信徒杨庆(后杨庆成为我国浸会第一位华人),由来广州开教。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先后建立了1844年的联兴街鸭栏铺的一号浸信会,1844年东石角的粤东浸信会,1860年南关洪庙蟹栏的二号浸信会(后迁中山四,改称八约浸信会堂),1870年的五仙西堂,1883年华人自办的潮音街华人宣道堂,1903年的慈爱浸信会堂,1904年的兴华自立浸信会,还有1870年的学校,1888年的培道女学和1889年的培正学堂等一批学校。此时浸信会拟将学校、医院及孤、老、盲人院等慈善机构集中建设和管理,1903年即商议从城中搬出到东山一带谋求发展。后依次搬出来的有1906年的学校,1907年的培道女学,1908年的培正学堂,1908年新建培贤圣经女学校。为了使这些学校的师生及附近居住的信徒有的地方,便把五仙西堂卖掉,搬来东山,先是在学校,后在培道女学内设室,1908年在寺贝通津9号现址搭棚。1908、1909年连续两次台风把竹棚吹倒后,便筹建一层砖木结构的礼拜堂,大门向东。时浸水礼是在培道女学东侧水塘举行,新信徒暂入册登记为八约浸信会堂会友。1909年,主日人数已逾200人,便于1909年5月2日正式成立,是日受浸者25人,连同由八约堂及其他堂转会籍来的信徒,已有会友70人。同年5月25日按立余瑞云为。各项工作正常开展,至1919年有会友605人,1929年有1396人,1933年有1799人。”

      东山堂的建设奠定了浸信会在东山口地区的发展基础。吴宁谈到:“将传教中心从五仙西转移的原因是因为1900年后,由于传教大开始向良好的态势转变,广州市内的各个教传教团体也并不局限于原有堂址的基础上深耕细作,转而各居一方,各自扩展范围。英国和法国占领沙面作为租界,以芳村为中心,长老会等在珠江南岸的岭南大学。美南浸信会认为五仙西的不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则将东山为其发展,渐渐将在散居在广州各处的事业转移,集中在东山买地建房,设立学校、印书房、医院,形成了规模宏大,设施完备的浸信会东山传。东山同时还有安息会、中华、法国天主等传教团体,但美南浸信会是到东山发展最早、最大的。美南浸信会1907年开始在东山购地,通过廖卓庵(又名廖云翔)与寺右、山河两乡的乡民打交道,以较高的地价买下了两段土地,一在现在的寺贝通津,一在现在的庙前西街。先后建成红楼和耶德逊堂,1908年落成。培道女校最先迁到东山,将红楼作为学生宿舍,耶德逊堂作为课堂和礼堂。这两座建筑物,是东山最早出现的新式建筑物。两广浸信会神校也在庙前西街同时购地兴建校舍。培正也紧随其后。培道、神道、培正、培贤、慕光等校相继在东山建校,学生们主日都要奔波回五仙西,极为不便,为了使各校学生以及附近的居民方便进行教活动,于是在1909年,在寺贝通津(现在的东山浸信会会址)搭建了栅厂,作为临时礼拜堂。1911年建成了一座红砖,当时是广州最大的。”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