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东山口:浸信会在广州传教活动的
广州为美国浸信会来华传教的开教之地。最初到广东的浸会宣教士为叔未士夫妇(Mr.and Mrs.Jehu Lewis Shuck)。他于1836年到达澳门。1844年,叔未士与罗孝全(Rev.I.J.Roberts)开始在广州组织。1844年,叔未士组织了“一号浸信会”;罗孝全组织了“粤东浸信会”。其它的浸信会传教士还组织了一些其它的。但它们均系在广州城内的一些地区活动。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外国传获得了在华传教的,于是它们便各自在广州选择传教的区域。而美南浸信会则选择了当时仍然很荒凉的东山口,作为该会传教活动。选择的原因是虽然东山口地区仍然荒凉,但这里地理重要,而且靠近城区,但地价便宜。雷秀民等称:“它们为了避免彼此利害冲突,各处扩展,所以各据一方,竟然划分范围。当时英、法帝国主义已强占沙面为租界,于是就选了芳村为据点,以美国几个差会为背景的岭南大学就选定了河南康乐为校址,美帝国主义的美南差会(美国浸信会国外宣道部的简称)就选了东山做发展。从地理上来说,东山据珠江北岸,东可控制猎德、中流砥柱等有重要军事价值地点,西可握广州水陆交通的咽喉,南面则与康乐隔江相望,成为犄角之势。”1906年,浸信会在广州寻觅到一处适合作为教中心的场所———东山。他们在这里建筑教东山堂、神院、培道女子中学和培贤女子院的新校舍,并把整个浸信会的首脑机构都从长堤搬到东山,把这里变成其在广州传教的,同时也促进了东山口从乡村到城区的转变。它们在东山口所做的开发工作,有两条线索可以追寻:一条主线是教机构的兴建与成立:如通过兴建教东山堂,打下了传教的基础;通过兴办学校、医院、慈善机构、出版机构,促进了传教事业的壮大与东山口地区的城区发展;培养出来的一批信徒,投身到东山口地区的房地产开发。一条副线就是这些教与商业活动,大大地促进了东山口的开发,并使之成为了广州的住宅区。
三、播种:教东山堂的兴建
广州教东山堂,是浸信会的一个重要和传教。它的兴建,就象在东山口播下一颗发展的种子。“其前身为东山浸信会堂。清同治九年(1870)在五仙西建堂。后因该地喧嚣,加以日增,乃在东山寺贝通津9号重建新堂。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冬新堂奠基,翌年建成,称教东山堂。清宣统元年(1909)5月2日成立东山浸信会,因会员人数不断增多,16年(1927),又将扩建成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两层楼房,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有礼拜堂、副堂、主日学堂,礼堂有1300个座位。1949年,接受华侨捐资,建楼。建国前,该堂有信徒2000余人,并出版《朝曦》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