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美南浸信会与广州东山口—— 一个历史教地理学的典型范例—农林学论文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3-11-19 09:34:42

      东山的学校、医院等,都是由于有华侨的捐款而得以维持发展,他们投资此地的原因总结起来了有下列几个方面:1.东山地方离市中心不远,足以结庐落户;2.东山有办之男女中小学,侨眷在此卜居,可照顾儿女读书求学;3.拥有经济力量的归侨投资生产或“炒地皮”,有利可图;4.有些华侨在国外已经,东山教气氛甚浓,颇合他们的教及生活习惯;5.华侨以四邑(广州的台山、、新会、恩平四县)人为多,以乡土人情关系,东山居民也以四邑人较多;6.东山的物质生活条件,衣食住行,都比乡村好得多,而且当年侨乡,有钱者不能安居,所以不少侨眷愿住东山而不愿住在乡村。旧时官僚、、军阀,生活趋向洋化。东山兴盛之后,他们对西关、老城地区不感兴趣,在朝在野者来东山建别墅、盖公馆者不乏其人。其中最早者为魏邦平。他于广东省厅长等任内,曾帮助过浸信会的培正、培道等校,又拨公地给邝盘石建筑医院等。魏邦平自己建了两座别墅,一在江岭东街,名为猎庐;一在大沙头东端,名为渔庐。二沙头也是魏邦平所开辟,公开进行地皮投机,后来梁培基等在那里办颐养院。曾在此及附近的梅花村建筑别墅者,有陈济棠、陈维周、林翼中、林云陔、余汉谋、李扬敬、孙科、缪培南、香翰屏、林逸民、李汉魂、邓龙光、陈玉琨、周宝衡、陈庆云、杜益谦、黄光锐、张瑞贵、张达、周景臻、李务滋等。“梅花村初称模范村,最先有法国办的安老院,后有陈济棠等军阀官僚在该处开辟马,建筑宏伟的楼房,官僚、建屋者接踵而来。寺贝底村西边,有一片大树林,也被陈济棠等人夺去,树木砍尽,开辟马,将土地分段出售。当时梅花村附近的地位被定得很低,大概四十元一井,由市土地局向乡民征购,转手给军阀、官僚。”

      十、东山口城区的建成

      经过浸信会对、学校、医院、慈善等机构的建筑,大批归侨商人的投资地产,官僚军阀的别墅兴建,东山口地区逐渐成为了城区,并开始引起广州市的注意,而在此开辟道,开通公共汽车(1924年),供应水电(1915年开始供电)、电话,还有一批公共事业,包括学校、公园等。它们有:1917年举办的第一次全省农品展览会、广东农业专门学校(1918年)、东山小学(1928年秋)、东山公园(它位于署前之东、庙前直街之北,是1922年在北帝庙(亦称东山庙)地址开辟,面积约4600平方米);另外还有一批民办公用事业:它们是广东公医学校(1918年在百子岗开办)、国民大学(1925年陈其瑗等创办)、邝盘石医院(1915年邝盘石在木棉岗东北麓创办)、培桂中学(1932年桂系军阀以广西旅穗理事会名义创办)、水上体育会(游泳池设在达道)、德明中小学(陈济棠等1946年创办于龟岗一马)、珠海中学(1946年创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