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教育机构的开设
教历来重视兴办各种文化教育事业,使之为传教服务。所办的学校,均设有《圣经》的必修课,还举办经常性的教活动。浸信会在东山口传教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浸信会与一些热心的华人开办一批教育机构,它们有培道、培正、培贤等一批学校。
(一)培道女子中学:1888年,美国南方浸信会女会第一届联会,以中国妇女绝少入学机会,也无途径认识,遂派容懿士(Miss Emmayoung)来广州,于五仙门创设培校。1889年增设妇女班及盲女班。容懿士回美,由纪好弼女士(Mrs Rosewell Hobart Graves)接任校长。1901年,纪好弼夫人回美,泊女士任校长。1906年,因学校人数增加,校舍不敷,于东山牧鹅塘及其附近买地1460余井,建校舍两座,可容学生200余人。1907年,东山新校舍落成并迁入上课,1909年,学生人数激增,于是把妇女班及盲女班先后迁出,改作培贤学校及慕光瞽目学校。1913年,开办蒙学师范班,首次举行学生毕业典礼。1916年,将蒙学班上课的棚厂改建为“耶德逊堂”(美南方浸信会为纪念耶德逊而命此名)。这是两层建筑物,作为高小、初小的课室。原有的蒙学,则因人数激增,迁至新建的美丽金堂(今培正小学内)。当时培道蒙学办理之完善被誉为全市之冠。1919年,将蒙学班归并培正中学附小,母校则专办女子教育,设中学、师范、小学及幼儿园。正式命名为“广州培道女子中学”,开办培道夜校。
(二)培正中学:“光绪十五年,由浸信会李济良、冯活泉、峰等人发起,在德政南珠光里建培正书院,光绪三十年改称培正学堂,光绪三十四年移交两广浸信联会办理,并迁址东山培正。元年易名培正学校,17年定名私立培正中学。20年设西关分校。”梅斌林称:“培正学校创始于1889年,实施化的教育以及其教训为其教育的目标,教学内容既有必备的圣经一科,而且经常举行教,授以,使成为社会有用人才。又说:吸收慕道及有志向学之青年,教以之道,彼等免于沉沦。他们初在市区德政街珠光里等处设立,最后才迁到东山,规模逐渐扩充。尽管校舍建筑堂煌,设备比较齐备,但就其本质和实际内容分析,结合起上述的创立经过情况和教学旨,教学内容,其与中国教浸信会有着血肉相连的密切的关系,确无疑义。”“培后进兮其素志,正轨道兮树新风”。“培正书院”迁来东山后,从此奠定了东山在广东教育界不可撼动的地位。著名音乐家马思聪就曾在培正中学附小就读。
(三)神堂。其前身是仕文等所办的圣经班。“仕文等来华后,仍在珠江江边活动,在五仙门外,即今日青年会会址,建楼作住所,设立圣经班,训练担任的中国人,每年每季听课一次,每次若干日,其余时间,派到各地传教。人称这圣经班为四季班。这是浸院的前身。”后来,纪好弼将此圣经班迁来东山。“纪好弼来到东山,首先在今日的庙前西街,建筑一幢洋房,设立浸信会神堂。在通往寺贝底村的寺贝通津,建筑西教士住所,后来买得寺贝通津口的山岳,将神堂搬过来,在上建筑大楼和学生宿舍。神堂原由差会西教士任校长。六二三惨案时,学生愤起参加,当日校长因大信,,因而引起学生风潮。1933年间差会在浸会来华百周年纪念时将学校行及产业权移交两广浸信会联会接管,以刘粤声为校长,改为两广浸信会神校。”雷秀民等称:“美南差会为了培植传教人员,办了一间神堂(全称是两广浸信会神校),校址在现在的庙前西街,校舍建筑与落成时间和培道相同。校舍高三层,学生最多时有一百几十人。后来又在七星岗顶另建新校舍,课室、礼堂、藏书楼合为一座,宿舍一座,一九一九年迁入,原来校舍移作别用。这个学校实施传教的专业训练,养成施行奴化教育的,除了和圣经科外,没有其他学科。有几个美国人当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