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一,美元是世界货币资源的主体;美联储,以及华尔街代表的传统金融资本力量,以强大的财富为基础,长期主导货币金融资本的主要。
其三,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在各种类型国家内部,人均货币和金融资源的差距甚大,而且不断扩大。
其四,世界的跨国公司不断增长的金融力量与商业银行的紧密合作,继续成为金融危机之后的最大受益者。
其五,IMF、国际清算银行以巴塞尔协定及各类世界性金融合作组织,例如:SWIFT和Ripple协议,有效地影响着金融体系的规则与秩序。此外,金融科技和创新分享的失衡。
造成 “金融资源不平等” 的原因主要是历史与制度原因:包括布林顿森林会议制度恶化,世界浮动汇率制度的缺陷的扩大,广场协议的负面后果;美元依然维系着世界主要的,甚至是绝对“储备货币“的地位;对金融资源的垄断能力的普遍性强化,货币政策的非中性化;全球金融危机的机制复杂化,金融危机常态化。特别强调, 2008年的世界金融危机影响极为深刻,十年过去了,还没有完结,至少导致了零利率时代,甚至负利率时代的到来。
王峰:我们不妨追溯历史,现代文明社会为改善这种资源不平等曾经做过哪些努力?有过哪些经验和教训?
朱嘉明:在过去数十年间,面对全球性的金融资源不平等现象和后果,人们不断提出解决方案,并开始各种尝试和试验。大体存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两大类。关于“自上而下”方案和试验,最成功的欧元发行和欧元区的建立。欧元的存在和发育,有利于改变美元的垄断地位,有利于世界货币体系的平衡,全球金融资源的失衡。在“自上而下”的方案中,还有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后,中国当时货币金融主管王岐山和周小川提出的“超主权货币”,但是,中国的这个方案并没得以广泛接受和实施。
关于“自下而上”的方案和实践则相当丰富:发展金融和“金融深化”思想的提出;社区货币实践(Community Currencies); “穷人银行”、“时间银行”, 众筹(Crowd Funding)和P2P 借贷(Peer-to-Peer Lending)试验;“茶党运动”和“占领华尔街运动”。“茶党运动”;比特币和其他加密数字货币的问世。其实,还不止这些主张、运动和试验。有一点是肯定的:人们最终目的是希望改变金融资源的严重不平等,而严重不平等的背后则是金融资源的垄断。
王峰:过于强调金融资源分配平等,会不会仅仅是数字经济时代的乌托邦空想呢?您是否担心,即使由于数字金融市场后导致社会财富重新分配,仍然会产生新的、甚至是更大的分配差距?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