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跨专业教育是指来自2个或2个以上专业的学生共同学习、相互学习、彼此学习,以促进有效协作并改善健康结果,跨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不同专业医学人才之间协作实践的能力。卡罗林斯卡学院为医学、护理学、物理治疗、职业治疗等专业的学生设置了一门为期2周的跨专业必修课程,要求5至7名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团队并对患者照护进行规划与组织。在每个学习任务完成之后,学生团队需要与指导教师一起共同反思他们的学习体验。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42个国家开展的调查结果显示,许多国家的医学院校开展了跨专业教育,所涉及的专业包括辅助健康、临床医学、助产学、护理学和社会工作等[11]。据研究,跨专业教育和协作实践不但可以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还可以提高现有或未来医学人才的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以及职业认同和社会责任意识[23]。
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学生赴国外接受医学教育。为此,欧洲、亚洲、加勒比海地区的大学先后建立了200余个国际医学教育项目,以开展英文医学教育并接受国外医学生。由于这些医学教育项目通常采用国际化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估体系,并且拥有来自不同国家的医学生,从而为跨文化沟通创造了良好的教育,有利于国际化医学人才的培养[24]。在我国,中外合作办学是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和竞争力的有效办学方式。许多医学院校与美国、等国家合作开展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也呈上升趋势,对于学习国外先进教育经验和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与大学合作举办的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项目[25]。
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可以提高医学生的全球卫生和跨文化胜任力,并拓宽国际视野。为了更好地培养国际化医学人才,我国应当加强医学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鼓励医学生参与国际合作与交流活动,以增强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和认知。为此,需要搭建广泛的国际合作网络,例如,借助国际医学教育联盟,促进教学资源与研究项目的共享,组织跨国交流或实习项目,让医学生有机会亲身体验不同国家卫生健康体系的运作,举办国际学术会议或者研讨会,增进学者、医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与经验交流。此外,国际化医学人才培养工作还要主动融入全球卫生健康事业,加强与国际医学教育组织的交流合作,从而为积极参与全球卫生治理创造条件。
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健康问题,单一学科的知识往往不足以提供全面解决方案。国际化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技能,更需要具备国际医疗合作的经验、跨文化沟通能力以及对全球卫生政策的深刻理解。因此,医学教育应当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培养医学生的综合素养。通过开设跨学科课程、鼓励参与多学科研究项目,使医学生能够在多元化的学习中成长,更好地理解健康问题的社会经济背景及全球影响。此外,还应当重视提升医学生的跨文化沟通技能,使他们能够有效地与不同文化背景的患者和同行沟通,这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执业至关重要。同时,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要求国际化医学人才不仅具备专业技能,还应当具有深厚的人文情怀和全球公识。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强调医学伦理教育,培养医学生的同理心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在面对全球健康危机时,能够从全人类福祉出发,积极参与国际援助和全球卫生体系建设。近年来,人工智能在全球疾病监测、疾病诊断、药物发现等领域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具有能够快速分析海量数据以获得精准预测的优势,成为科学应对全球卫生挑战的有利工具,相关知识与技能应当逐步纳入国际化医学人才的培养内容之中。不过,在此过程中也应当注意到人工智能的应用可能在伦理和有效性等方面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许多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是基于高收入国家的数据,在发展中国应用时有可能产生偏倚,并对全球健康的公平性产生不利影响[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