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现代的经济学家阅读《通论》时,其经历既令人兴奋、又令人沮丧。一方面,该书是伟大思想应用于社会问题的着作,其流行性与深远影响毋庸置疑;另一方面,尽管尽管此书的分析是广博的,但它看起来似乎在逻辑上并不完整。太多的线条仍悬在那里。读者会不停地问,将所有部分联结在一起的经济模型是什么?
于是,在凯恩斯出版《通论》不久,一代宏观经济学家通过将他宏大的理论转换成更为简单、更为具体的模型,来回答这一问题。其中,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尝试,是33岁的约翰•希克斯(1937年)提出的IS-LM模型。其后,26岁的弗兰克•莫迪利亚尼(1944年)拓展并更为充分地解释了模型。
至今,IS-LM模型仍是对凯恩斯的解释中,在中级水平的宏观经济教科书中最广泛使用的模型。IS-LM模型的一些凯恩斯主义者抱怨,该模型过度简化了凯恩斯在《通论》中的经济观点。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是对的。不过,简化和过度简化之间的界限通常是不明确的。
当希克斯和莫迪利亚尼等理论家,对凯恩斯主义模型进行发展,以适于课堂教学,克莱因等计量经济学家则致力于更具应用性的模型,使之能够分析数据和用于政策分析。随着时间的推演,为了变得更为现实,这些模型变得越来越大,逐渐包括了数百个变量和方程。
到1960年代,已经有了许多竞争性的模型,它们中的每一个都以当时最出色的凯恩斯主义者的投入为基础,比如同克莱因相联系的Wharton Model、同Otto Eckstein相联系的DRI模型(Data Resource, Inc.)、同Albert Ando和Modigliani相联系的MPS模型等(MIT-Penn-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等。这些模型被广泛用于预测和政策分析。MPS模型多年来由美联储,并成为FRB/US模型的前身,后者至今仍被美联储的员工和使用。
尽管这些模型的细节不同,但它们之间的相似性远比其差异显着。它们从根本上都拥有凯恩斯主义结构。在每一个模型的背后,模型构造者的脑海中都有一个同今天讲授给大学生的同样的简单模型:将金融条件和财政政策同P的各组成成分联系在一起的IS曲线,决定利率(作为令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均衡的价格)的LM曲线,以及描述经济中的价格水平如何随着时间而变动的、某种形式的菲利普斯曲线.
作为一种科学,《通论》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它所激发的,吸引了当时许多最优秀的年轻学者。他们的丰富,为理解短期经济波动提供了新的方式。作为对于这些事件的反应,萨缪尔森(1988)做出了简洁的总结:“凯恩斯,是20世纪的经济科学的最重要事件。”他那一代的许多经济学家,均持有这种看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