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专业就不可能遵守学术规范。假如对学术心存,对专业十分虔诚,要是偷偷抄袭了别人的学术,你就会有一种上的焦虑和恐惧,就会有一种神明的负罪感;假如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信、渊博的专业知识和极高的专业才华,你也用不着去抄袭别人的学术。总之,对专业心存,就不敢抄袭;具有专业学识,就不必抄袭。由此可见,专业与学术规范是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
先讲“专业”。这个问题包括两个层次:什么样的人才算具有“专业”?我们如何培养“专业”?
“专业”是现代专业分工以后的产物,这个词也是舶来品。中国古人虽有“行行出状元”的说法,但在学术上既无科学的知识分类和专业分类,士子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专业”。我国一直是个官本位的社会,“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士子们“五更读书只为官”,但大部分官员又没有把从政作为一种“专业”,只是把作为捞名捞利的平台,被他们视为囚笼和,所以从政士大夫常常要羞羞答答地卖弄清高,心恋魏阙却大谈归隐。古代“士”(也就是读书人)的人生选择范围只有读书和做官,手工业、商业都不屑一顾,种田更吃不了那种苦头,即使辞官归隐的陶渊明也自称“聊为垄亩民”,他并不以此为业,更不以此为生,大家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就可以看到,这位诗人种田有点三心二意。我国古代有很多伟大诗人,但这些诗人人生的第一选择还是做官,退而不得求其次才立言求名,屈原、李白、杜甫、苏轼莫不如此。到明清尤其是清代以后,才有一些读书人放弃专心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