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理工论文 → 文章正文

    科学网—创新知易行难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24-06-26 17:31:18
    报告,鼓励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派遣学生出国攻读学位等等。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在研究生教育的进程中也有了各种突破。其中,2008年,国家出台高水平大学公派留学生项目,将国际化的浪潮推向顶峰。国家层面首次派出大量研究生出国攻读学位,并以公派博士生居多;大学层面则在原先的学术报告、学术会议基础上,陆续开设全英文课程、使用全英文教材授课,通过与国外高校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建立高校联盟等形式,深入国际化进程。

      此后,开展跨国、跨文化项目,与国外高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研究生国际化之迅速,让人们看到了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的。

      “前些年更多是单纯地送出去学习,如今不光是送出去,还有引进来。”西南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闫月勤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招收国外研究生来华培养也成为近年来一大趋势,特别是铁、石油、矿业等高水平特色型高校更能吸引发展中国家的研究生来华学习。与此同时,另一种联合培养的研究生模式已经出现,即根据企业的人才需求,校企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选择一所适合高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境外高校,三方共同联合培养。

      越来越实质性的国际化培养方式已呈现在研究生教育中,那么,要将国际化推向下一个高峰,又有哪些制约因素呢?

      去年,西南交大发布了国内首个教育部直属高校国际化水平排行榜,该项目由闫月勤牵头。在研究中,他们发现,制约高校国际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高校缺乏一支国际化的教师队伍,也即是师队伍的国际化水平较低制约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师资队伍的国际化程度严重不足表现在教师队伍中获得海外著名大学学位的较少,海外经历缺失或过于短暂,国外知名学者在中国高校任教者少之又少。“国际化程度高的师资团队更能把握学科发展的最前沿、最先进的研究方法、实验方法或最先进的教育,这部分师资的缺乏对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将起到相当程度的制约性影响。”

      2013年,大学有80名外籍教师,占教师队伍的3.1%(《大学2013年人力资源年度报告》)。这个数字迅速湮没在数以千计的师资队伍中。记者了解到,部分行业高水平大学,一所学校内仅有不超过10位国外引进的教授,他们多集中在该校的优势学科中,而且他们的国际份也要“打折扣”。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