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励的角度来说,很多理工科学生发表的论文是和导师团队一起署名的,怎样鉴定学生的原创性贡献就成为了一题。”别敦荣说,时常存在这样一种情况:需要计算科研工作量、申报科研励之时,这篇论文就变成了导师的;等到了研究生评之时,又把它归于学生的。
这一看似灵活的认定方式,实际上也有一定的问题存在研究生是否在导师论文中只是一个挂名的角色,并无实质性的贡献?论文主要由学生撰写,但导师总是以第一作者出现,一旦涉及学术抄袭,责任应该由谁承担?
有关学生与教师在学术上的“股份”之争,南京林业大学教授林中祥曾在博客中给出对策:“如果导师给出研究方向,提出研究要求,提供研究条件,通过自己的有效指导及实验室师兄、师姐们的互相帮助,让研究生从不会做科研到学会做科研,使其完成课题任务,甚至有许多想法是研究生自己的,发表论文署名的标准是:学生第一作者,导师通讯作者。”
只是这样的约定,至多还只是师生双方的默契,一旦发生贡献之争,是否有“防不防君子”的、是否有第三方的及时介入,还需要高校假以时日完善,以此为创新者建立一个公平、合理的。
有关研究生选拔机制,最有名的事件莫过于陈丹青连续4年招不到一名硕士生,愤而请辞教职一事。由于考研英语分不过线,报考其门下的博士、硕士考生多次“全军覆没”,这也使得他成为国内炮轰研究生英语考试的“第一人”。
怎样的选拔机制更为合理?这是多年来研究生中不断求索的问题。2006年,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的指导意见》,首次明确复试成绩要占总成绩的30%至50%,这意味着初试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缩小了。
然而,要把这项归为“进步”,不如将它解释为“修正”。倘若把时间轴向前推35年,人们也许会看到这样的场景1985年,国家开始试行研究生推荐制度,师生围绕着专业课问题、学生的个人志向畅所欲言,面试在研究生录取中起着更大的作用。
因人情、关系而产生的研究生招考黑幕,使得标准化考试将这种面对面交流的尝试,被挤向了角落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花50%的时间在,30%在英语,专业课只需20%。”这样的“专家推荐”考研复习时间见于报端。
一项调查显示,57.0%的受访者直言我国硕士研究生学历含金量下降。一个突出的表现是,研究生的专业产出整体下降。冲着理想就业而来的考生,越来越将读研、读博作为一个功利化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