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大企业都是以分工为基础的,所有的大企业的毛病、难点也都是在分工基础上如何变成一个整体?大家都在不断探索想要解决问题,由此开始就有了工厂制,后来就以机器代替部分人力,随后有了股份制、公司制。
什么是管理?这个问题到现在为止没有。周冰 季建业管理是分工与组织的手段,管理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分工、如何组织,如何在分工的基础上实现一体化?这是难题。
德鲁克的观点是,管理是组织的一项职能。我并不认同,因为他忽略了分工,忽略了管理也是分工的一项职能。法约尔的14项管理原则中,第一条就是分工。如果在座各位同意我的观点,从今后一定要首先关注企业的分工,如何变成一个整体是第二位要解决的问题。逻辑上是如此,在实践层面,企业的组织能力不够,分工就不能更精细,两者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的。如何把它们变成一个整体?我们来理的三种手段。
我们看到管理历史的时候,很惊讶一件事,就是早年所谓管理者、经理人都是工程师出身。泰罗把他们从美国的协会当中出来变成管理学会。那时是以机器代替人力,管理者基于机器系统想弄清楚的是工序,也就是工作的工序化。分工是工序的分解,依照标准化手段,工序配合实现一体化,因此管理者、经理人被称为效率工程师。这个过程中已经用系统解决了一体化的问题,只是没有解决如何把它变成工序。德鲁克对这一点常清楚的,他认为,过去只强调工作,而没有强调做工作,工作是由工序决定的,做工作应该根据人来明确如何做工作,所以一定要把工作和做工作分开。曾经我看德鲁克的书时觉得他很卖弄,但是现在看来这一点非常重要。过去我们只关心机器的效能如何发挥出来,但是每一个人实际上是工序的一个部分,工业化的早期,分工变成一个整体是依靠机器的逻辑形成的,但是在社会心理层面上,并没有有效的实现一体化。
回顾管理学发展历史,泰罗提出的是模拟市场交易,把管理变成定价系统,用时间研究和动作研究确定每一件工件是多少钱,创造了“计件工资”。我在写《科学管理的原理》这本书的序时,总结了泰罗的观点。泰勒就是做定价,把一件产品、一个工件或者完成一个作业量设定标准,明确定价。经济学上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社会化分工,用市场是一样的。科斯1937年写的一篇文章,讲企业内部是管理、企业外部是市场。其实这个观点不科学,在泰罗研究的时期企业内部已经实现了市场的,这个市场到今天为止依然存在,就是KPI。也就是说,你完成了多少利润,完成了多少销售额,给你提多少金。KPI跟过去的计件工资本质是一样的,过去叫计件工资制,背后是公司定额,现在是绩效工资制,背后是KPI,只是名称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