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我一个支点,我将撬动长期压在村民身上的沉重的贫困负担……”这是南刘集乡党委副、新华村党总支第一张峻峰记在自己“扶贫日记”上的一句线年初春,第一张峻峰进驻新华村,省城来的第一引起人们的好奇和观望。村里人见他每天手拿小本本,家家到、户户访,他揭开过李艮家的锅盖,察看过刘后东家的粮缸,掀起过谢光龙家的被褥,询问过孟庆高家的困难。一个月内走遍了田间地头,踏遍了村民门槛,坐遍了百姓板凳,听懂了泗阳方言,了解了基层疾苦,成为进村不问、到户狗不咬、群众不生疏的村,全村的情况也了然于胸。
当时,新华村拥有3866名户籍人口,耕地面积2760亩,人均不足1亩,全村建档立卡人口182户633人,尚有127户404人仍未摆脱贫困。
他决心带领乡亲们趟出一条脱贫之,当即确立了“两个务必”的奋斗目标:务必使建档立卡户家庭人均年收入达6000元,务必使村集体年经营性收入超18万元。
“只有脚踏实地的奋斗,才能担负起脱贫攻坚的社会责任和时代担当,才能出自己的人生价值……”这句线日的扶贫日记。
张峻峰是个行动派,他经常说:“做,就对了”。就业脱贫、自强脱贫、兜底脱贫三项行动了他的执行力。
就业是最稳定的脱贫渠道,而工业企业是吸纳就业最稳定的场所。作为乡党委副,张峻峰力促乡党委在土地资源紧张的情况下,加大项目招商引资力度。发展工业经济,既为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也为乡里提供财政税收。2019年全乡新建标准化厂房3万平米,为贫困户提供300个以上就业岗位。乡工业2018年突破2000万元,2019年达2500万元,为脱贫攻坚提供了有力保障。
只有实招出击,才能彻底摆脱贫困。经他,乡里开展了“送岗进村”“送岗入户”活动,引导贫困劳动力到本地企业、口就业点或县开发区企业就业;贫困劳动力与就业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且连续工作6个月以上,给予每人每月100元的岗位补贴。他还结合南刘集乡产业特点,依托服装、木材加工等产业,创建扶贫车间,要求每个扶贫车间必须吸纳10名以上贫困劳动力就业;贫困劳动力给予每人每年300元的岗位补贴;贫困户注册工商企业的,在县里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5000元的基础上,乡里追加补助2000元。
与此同时,张峻峰还时刻自强脱贫。通过建立自强脱贫农场,他带领村“两委”干部披荆斩棘,将村部西侧20余亩高洼不平的集体林地整理出来,无偿提供给贫困户于增霞等16户38人,种植豇豆和高杆白菜,平均每户年增收3000元。此外,他组建自强脱贫综合体,打出增收“组合拳”。实施口就业工程,创办扶贫开发馆,新建屋顶光伏发电……自强脱贫综合体为村集体年增收12.5万元,带动30户贫困户脱贫。脱贫方式多措并举、讲求实效,这就是张峻峰要做的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