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危机的爆发却打破了这种。主流经济学界对眼前发生的一切茫然不知所措,他们对此前金融系统中长期累积的系统风险毫无觉察或未予深思。后来成为印度央行行长的拉古拉迈·拉詹在2005年的全球央行年会上提交了一篇有先见之明的文章,金融市场的巨大变化已至极其的水平。不幸的是,这一被时任哈佛大学校长的萨默斯视为“”,该论文在社会科学研究网络(SSRN)上也只有可怜的93次下载。事实上,当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时,主流宏观学界和政策界仍花了很长时间才最终意识到危机的严重性,他们既没能对危机作出准确判断,也无法提供有效的理论框架、政策和工具。那时,不仅是经济,经济学理论也正在经历“落体”。
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是一次经济学的危机,同时也是一次经济学的革新机遇。2009年9月2日,诺得主克鲁格曼在《纽约时报》上刊发《经济学家为何错得如此离谱》一文,公开“炮轰”经济学同行,认为宏观经济学过往的二十年是“时代”,经济学家错误地把披着精妙数学外衣的理想主义理论当作真理和现实,对失控的制度性缺陷、对导致泡沫产生和破灭的人类有限、对导致经济运行系统出现突然崩溃的金融市场的不完全性,采取了选择性失明的态度。其后,诸多知名经济学家和学术期刊、财经加入反思和论战,在这场空前的反思和争论中,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和政策实践者达成了宏观经济学的新共识,那就是传统的经济周期理论仅重视实体经济波动,过于简化金融市场设定,导致与现实宏观经济状况产生重大脱节。
在凯恩斯的《通论》中,金融曾占有重要地位,被视为经济萧条的重要影响因素。但随着MM不相关性和有效市场的盛行,经济学界一般假定金融市场会和平稳运行,以至于可以抽离掉金融因素,金融在宏观经济学的视野中慢慢隐去了踪影,经济学理论的两大核心组成部分--宏观经济学和金融经济学自此形同陌。在传统的主流宏观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中,竞争、和效率成为不可的三原则,而货币是中性的,诺得主普雷斯科特甚至将之称为经济学的“琐屑”。金融犹如蒙在宏观经济之上的一层“面纱”,在分析经济运行及波动时可以视而不见。在宏观经济一般均衡的体系中,作为非均衡现象的金融不稳定和危机毫无容身之地,只有在明斯基、金德尔伯格等非主流经济学家的著述中,金融不稳定因素才变得如此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