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姓女孩名字大全
宏观金融研究的兴起与全球经济金融化的趋势密不可分。经济金融化程度的加深和社会融资结构的变化,赋予了金融体系自身的运行形态,改变了传统经济周期的运行轨迹,使金融因素在理解整体经济波动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宏观经济学从资金供应和需求两个方面重建了金融基础后,对金融危机的嬗变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基于这些认识,金融宏观调控的政策框架发生了一些深刻变化:传统的货币政策也许只能用来应对“金融加速器”效应,并将着重点放在经济稳定方面;与此同时,还需引入宏观审慎政策来应对信贷扩张、金融机构高杠杆和资产价格之间的顺周期性,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稳定。
信用状况和房地产价格是金融周期的两个核心指标,前者代表融资约束,后者衡量投资者对价值和风险的认知与态度,而房地产又是信用扩张的抵押品和主要渠道。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已过去十年。在这十年中,经济学界认识到经济理论长期以来忽视金融因素的巨大缺陷,开始将金融活动纳入宏观经济模型,力图理解金融失衡的产生机理及对金融稳定和经济周期的影响。在微观层面,经济学界从企业资产负债表和金融机构杠杆率两个层面入手,了金融运行与实体经济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关联的内生机制。在宏观层面,经济学界重新审视金融资产价格和信用创造的周期起伏,强调金融周期对实体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冲击及重要影响。这些研究为宏观审慎监管政策和适度的资本管制政策提供了理论支撑,对当前中国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也具有诸多。
“我们自己陷入了巨大的混乱之中,在控制一台原理尚未弄清的机器的时候了大错。其结果是,我们繁荣的机会可能要因此耽误一段时间--或许是很长的一段时间。”面对上世纪三十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萧条,凯恩斯在《1930年大滑坡》一文中对当时经济学面临的困境作了如此表述。无独有偶,七十余年后,另一场源于美国次贷违约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无论是影响的深度还是广度,都成为上世纪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一次,并在此后十年对全球的经济、金融和社会结构带来巨大冲击,以至于向来很少介入经济事务的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2008年底访问伦敦经济学院时,尖锐地向经济学家发问为何没能预测这场金融危机的来临。
英女王之问不啻于对宏观经济学的“当头棒喝”。曾几何时,经济学家似乎显得无所不能。在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之前,宏观经济研究进入了一个黄金时代,主流经济学界乐观地认为,现代宏观经济学在研究方法、主要学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