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85年的第三版,宋则行开始将其运用自如的关于社会主义经济条件下“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及其平衡关系的论述体现在教材之中,特别是关于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平衡实现条件的分析。之后一版比一版清晰,一次比一次细化,逐渐形成完整的体系,以致被其他教材和论文广泛引用,为我国实现社会总供求平衡从而对国民经济综合平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
不仅如此,宋则行还组织辽宁大学经济研究所教师对《经济学》的教材体系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调整,这是1988年第四版修订的最突出特点之一。以往的经济学教材大多沿用马克思《资本论》的“三卷体系”或“过程分析法”,即直接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总生产过程,这种分析方法对分析生产关系产生了巨大的作用。但为了进一步研究合理组织生产力、充分发挥经济主体的作用,宋则行在率先组织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研究室的有关人员(包括一些青年学者)进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在征得南开大学有关学者的同意后,在第四版的教材体系安排上注意把二者结合起来,即把企业与直接生产过程、市场与流通过程、(宏观经济调控)与再生产过程结合起来,从而形成第四版新的体系结构。这种安排也与十三大提出的“三联模式”相适应,即“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十分巧合的是,“三联模式”的始作俑者正是宋则行担任辽宁大学经济系主任时的得力助手王积业研究员)。同时,对经济体制、特别是经济运行中的计划和市场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论述。
“北方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学教材体系和学科体系建设上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从1978—2013年前后历经35年,连续修订出版10版,发行逾百万册,培养了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被国家教委指定为全国文科院校统编教材,先后获得国家级优秀教(1988)、国家教委高等学校优秀教材一等(1992)、国家级教学二等(1997)。在教材建设的同时促进了队伍建设,在教材编写过程中,一些中青年教师受到老一辈经济学家的熏陶茁壮成长,并在2009年第九版顺利实现了主编的新老交替。
“北方本”历经35年长久不衰、队伍不散、不断,主要得益于两位主编的精诚合作和互相支持。两位大师的合作堪称佳话:从年龄上,宋则行比谷书堂年长8岁,从资历上宋则行1941年入南开经济研究所、1945年—1948年在英国剑桥大学学习,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谷书堂1946年入南开经济学系学习,1950年留校任教。但宋则行一向为人谦和,低调,对母校南开一往情深,对谷书堂尊重有加。谷书堂也尽显大师风范,敬宋则行为师长,凡事均与他商议。两位经济学大家的胸襟和情怀,使两校的青年学者无不深受,从中获益匪浅。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