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文章正文

    学贯、“史学论”结合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宋则行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7-10-31 12:48:47
    大师的言传身教、耳提面命和宋则行本人的出色工作,使其顺利获得了剑桥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学位,并由此奠定了其在英国乃至世界经济学界的学术地位,成为英国皇家经济学会终身会员。也由于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优秀表现,赢得了两位的一致首肯和格外器重。“”后斯拉法访华期间,指名提出要见爱徒宋则行,师生二人见面后紧紧拥抱,令所有在场者无不动容。而宋则行教授重返英伦回归母校,已是32年后的事情。

      第一次重择是剑桥毕业后,是选择留在英国或去美国享受个人优厚的工作和生活条件,还是回去报效祖国振兴中华。当时他在南开的老师何廉在美国,写信约他赴美,被他婉言谢绝了。原因之一是对祖国的眷恋。他在写给未婚妻肖端清的信中说:“到外国去享福,虽然非常诱人,如果自己的国家处在倒也罢了,偏是多事之秋,正当祖国的时候,躲在国外,逃避现实,等国内局势安定后再回来坐享其成,我想你我都不会这样做的。”原因之二是未婚妻肖端清的影响。宋则行赴英后,1946年10月12日,肖端清结束了在中央设计局的工作,考入南京金陵女大政经系,上学期间积极参加,曾与彭佩云(1945年—1947年在西南联大社会系、金陵女大外文系学习,后任国务委员、全国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一起联合主办过壁报(彭佩云主编、肖端清副主编),作为京沪苏杭豫五区联合团执委、团发言人之一参加到教育部,并当选金大学生自治会七名委员之一(分管文书)。作为积极要求进步的知识青年,肖端清曾多次写信介绍国内政局发生的变化,并与宋则行共同探讨人生和祖国未来的发展前途。正是由于这些因素的影响,加之对爱人的眷念,对婚姻和家庭的渴望,遂使宋则行义无反顾,毅然回国,决定用自己的学识为祖国做出贡献。

      第二次重择是上海解放后,是选择继续留在上海还是到东北参加解放区建设,投身东北的经济和教育工作。1948年9月回国后,宋则行原想回到母校南开大学工作,但因经济研究所在战火中遭受重创,迁到昆明西南联大的图书资料一时难以运回,恢复工作短期难见成效。无奈只能回到上海,在何廉筹办的、以金城银行为靠山、方显廷任所长的中国经济研究所任研究员,主编《经济评论》。在此期间,他先后发表了《▪管制▪国营》和《原则与经验和联姻》等文章。但他对此很不情愿,在写给夫人肖端清的信中说道:“我实在不愿意再写这种、帮闲的文章了”。1949年3—4月间,在严重的下,上海中国经济研究所停办,《经济评论》停刊。这时,他不得不暂时到上海暨南大学经济系兼任教授。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除在暨大执教外,复旦大学聘请他去做工商管理系主任,南开大学、广州岭南大学纷纷寄来了聘书。这时东北财经委员会的招聘团也来到上海。由于有了出国前后的工作经历,宋则行深刻认识到只在书斋里读书、写文章远远不够,必须做些扎扎实实的实际工作。经过与夫人商量,他谢绝了各个学校的聘书和兼职,毅然决定参加支援东北的建设。1949年9月,宋则行和与他怀有同样抱负的南开同学汪祥春(南开第六届,东北财经大学教授)、方秉铸(南开第八届,辽宁社科院研究员)、张隆高(南开第八届,辽宁大学、南开大学教授)等一起来到设在沈阳的东北统计局,自此在东北这片沃土上深深地扎下了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