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指导 → 文章正文

    学子论文]微博中审判的研究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5-07-28 13:23:13

      摘要:从2013年年初到年尾,“李案”持续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关于此话题在微博上的讨论直到案件二审宣判后才逐渐冷淡下来。在这场自广泛参与、传统不断发声的事件中,对于案件本身的各种“审判”一直是备受争论的话题。本文通过对“李案”相关微博进行文本分析,试图对其中是否存在“人为审判”的相关问题作出回答。

      关键词:“李案” 媒介审判 审判

      引 言

      “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者”。互联网、互动的特性从技术上为网民打造了一个可以真正实现的话语平台,给的话语带来了一定程度上的。在web1.0时代,网络话语的主导权主要集中在党政司法、主流的网站,民间话语则蜷缩于论坛 等非的话语平台中。进 入web2.0时代,随着话语的多元化发展以及一个标志性的话语平台——微博的诞生,凭借“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优势,使得各方话语在微博这一话语平台上激烈碰撞、相互博弈,更是加速了“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者”的自时代的到来。正如城市大学的何舟教授所说:“这是一场已经到来并仍然在进行之中的,这种的性已经不言而喻。”①

      正是在这样一个话语相对的自时代,在微博这样一个人人可以发声的新公共话语平台上,受众获得新闻的真实性却远不及它的速度。自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容易造成各种信息的混乱。在这个人人都像是患上了“信息饥渴症”②的时代,人们似乎担心不能更多地说点什么或者不能更多地听到点儿什么。当信息泡沫膨胀到遮盖住事实本身时,人们才开始焦虑如何才能获得。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2013年的微事记③中,“李案”开始于年初,爆发与年中,结案于年末,贯穿于2013年始末。无论事件的主角还是事件的性质以及事件所波及的众多社会问题,都在娱乐界、法律界、等多方面产生了剧烈反响,成为迄今为止仍被人们所热议的话题。

      围绕“李案”,网友关注更多的是案件主角李天一“X二代”的身份。在众多热门微博的下拉评论中,不难看到由于网友对“X二代”身份的刻板成见,在司法审判前就先天性的给“李”扣上“犯”的帽子;甚至认为李家会利用,暗箱操作;认为司偏袒这些拥有特殊身份的人,无法真正做到审判;认为涉案者均“来头不小”这些也正是围绕“李案”发展始末所挥之不去的热门讨论话题。而在最终的审判结果宣判之前,“媒介审判”也是被某些“有”的人和律师用来“”部分的。

      那么微博“李案”中是否真的存在着司法审判前的“人为审判”?如若存在,这种审判确实是“媒介审判”吗?如果不是,那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审判呢?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