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集介绍,影响因子在4分以下的开源期刊大都会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从几千到万元不等。但收取费用与期刊质量并没有必然的关联,开源期刊并不意味期刊很水。
对于医生通过中介机构发表SCI论文的做法,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周子君教授认为,如果医生在研究出来之后,因语言问题,找中介进行翻译、润色,“这种服务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很多医生找中介搞定一切。
周子君长期从事医院评审及相关研究,他告诉时间“此刻”,很多医院十分看重SCI论文,且国外期刊权重高于国内期刊。
他认为,医学需要发展,让研究领域的医生和教授做学术是合理的,但不能要求所有的医生都写论文、做学术。在医生职称评定时,应减少干预,取消不合理的硬性要求,“像必须发表SCI就没有必要,评估的标准需要改变”。
在他看来,论文集中被撤反映出社审稿不严,“同行评审机制改进的空间很大”。周子君透露,国外很多社编辑只负责文字工作,文章内容通过同行评审把关。
由于论文中介机构只有论文发表成功后,才能得到利润,部分机构为了得到收入,避免论文长期无人审理和审核效果不好的问题,会虚造评审专家意见,期刊编辑部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录用文章。
对于审稿不严的问题,彼得·巴勒特认为,出版过程从根本上说是以信任为基础的,“如果有人去规避系统,他们有可能会得手”。
不过,为了规避中介机构带来的风险,他向时间“此刻”说明,施普林格集团正在开发新的工具,不仅甄选、验证获邀评审人的身份信息,也对作者、进行进一步筛查。同时,要求评审人提供更多的个人信息,如单位名称、以机构名称结尾的电子邮件地址等。
时间“此刻”注意到,中国作者论文集体被撤并非首例,2015年曾出现过类似事件。为了更好的学术,中国科协、教育部等和自然科学基金会曾联合印发《发表学术论文“准”》包括,不准由“第三方”代写论文,不准由“第三方”代投论文,不准由“第三方”对论文内容进行修改,不准提供虚假同行评审人信息,不准违反论文署名规范。
本文由来源于财鼎国际(www.hengpuna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