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确实处于调整之中,这种调整将是剧烈的,一些村庄确实会凋敝甚至消失。但不能忽略的是,很多地方的乡村也在变好。之所以人会觉得它们凋敝,一方面是农村发展速度远远不及城市,相形见绌;另一方面,有时变化的不是乡村本身,而是归来者的眼光,他们对乡村会有一种爱之深责之切的心理。而且,农村的稳定性也超乎想象。就个人观感而言,前几年,我看网上每天的报道,感觉社会矛盾已经十分时,可只要回到家里,我就会发现,太平,安定得很。
年轻一代和年老一代人看事物的视角不同。老人们对农村的发展是满意的,幸福感很强,他们的比较视角是历时的,将过去和现在比。由此视角出发,无疑能看到农村的巨大改变和取得的成绩。年轻人则主要从共时角度,横向做比较,就会对农村和发展产生诸多不满。知道过去才能把握将来。真正做到全面而辩证地看问题,还是挺难的。
我在本文里要做的,是根据自己的观察,描述农村的某些问题,并尝试回答知识人在乡村感到无力的部分原因。我不试图提供什么解决农村问题的药方,这不是我能力范围内的事,而且我也认为,蜻蜓点水地参与,解决不了问题,若因了解不足,提供了不恰当的解决方案(主要是社会问题),会使问题更为麻烦。
我觉得,理解农村问题时,不能简单地以知识人的眼光来看,必须考虑到农村的历史和现实,农村人的情感逻辑和思维习惯,从内在情感和外在现实两方面的互动关系中,把握问题。单纯以现代知识形态塑造的认知方式理解农村问题,很可能会错失问题的关节点。
而且,个人认为,就目前的讨论而言,如实地记录和描述农村生活,展现农村发展取得的成绩和的困境,要比的分析和高姿态的有价值。正如我的一个朋友所言,读者在意的不是评判和归纳,而是乡村被湮没的碎片,被遗忘的细节。如此,文章提供的观察越细致全面,就越能够展现农村发展道的多元性,发展的多层次性,现实问题的繁复性,而这是刻板的学术论文和立场先行的评论文章做不到的。我们要让社会和决策者知道,农村现在到底什么样子,发生了什么。
到底是知难行易,还是知易行难,是人见人殊的问题,但我有个是,在没有充分理解问题,认识到问题的复杂性的时候,行动的效果总是有限的。然而,不行动又是不行的,只有行动才能理解问题,实践出真知嘛。必要的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行动者有很强的反思能力,能及时避免和纠正行动中出现的问题,这种反思能力,是教育和知识能够给予的。不管怎样,我是十分赞同蒋博士尝试着去做,去解决问题的态度的。
2月17日,网发布《关于完善博士后制度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更好地发挥博士后制度在培养高层次创新型青年人才、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的重要作用。依托引进英才鸿雁计划,到2020年,全市博士后研究人员招收数量明显增长,进站外籍、留学回国博士和出站留渝博士后研究人员大幅增加,人才吸引效应显著增强,培养质量明显提升。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