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设我在公务员系统内,尤其是系统内,我就可以凭借自己积累的人脉关系,以及对相关政策法规的了解,给他具体的帮助。但隔行如隔山,我一个研究文学理论和哲学美学的务虚人员,平时关注和思考的,就是些在家里人看来不着边际的问题。我能给他的就是,依事。
在我家那边,知识人及其家人,素来受到尊重。我爸妈也素来为自己培养、供给出两个博士感到骄傲。我们过年走在街上,乡邻也都是羡慕的眼光,毕竟我们哥俩算是城里人,工作也还体面。但这其中的艰辛,只有我们自己知道。
我个人时常觉得,作为一个农家子,不顾念逐渐年迈还要不断劳作的父母,选择读书做学问,读这么多年书,是一种很的行为。但是,若真要放弃学术研究,进入别的行当,生活虽然会改善,自己内心却不乐意,因为确实放不下学术。知识和思考给人带来的乐趣和内心的满足,是物质生活无法替代的。而且从长远看,从事学术研究,职称问题解决后,收入也还凑合,个人空间和时间也多。这也是我很多青年教师朋友的想法。
对博士群体来说,用知识换来和其实不难,关键是,他们很多人不愿这么做。在看来,就是读书读傻了。但一个国家和社会,不可能所有人都去做实业,去挣钱,也需要有人来为社会把脉,教书育人。
知识人面对乡村时产生的无力感,很多时候是因为知识是规范的,但现实却是不规范的、按照潜规则运行的。知识人的那一套东西,在现实面前往往行不通。如果不和县乡一级人员打交道,你就不会明白中国当代基层生态到底是什么样子,也不会明白它的运作逻辑。
碍于现实原因,我就举个不那么具体的例子,来讲基层百姓和管理人员如何按照潜规则办事的。这个例子有不少现实个案做支撑,这种行事逻辑也不止存在于县乡。比如,你家办了一个企业或开了一个商铺,某部门找上门,查出你家某处不合规、不的地方,开口就要5万元罚款--罚款虽然有依据,但有些是模糊的,变动空间很大。有关部门的执法过程甚至存在诸多瑕疵,但你家也确存在这些不合规范甚至不的地方,只是你以前不律这么,而且就基层的企业和商户而言,若完全按照规范的法律逻辑操作,申请行政复议,打官司,死扛,结果往往是,罚款你得交,还和相关部门结下梁子。在基层,无论哪家企业商店,有关部门只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查,都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若真的罚起款来,基本要倾家荡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