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眼光看(尤其是农村),读书为了什么?无非为了出人头地:要么能挣钱,高工资;要么能做官,有。这样就能光耀门楣,泽及乡里,其家人也被乡邻高看一等。比如,我家那边,前些年,有人在外做官,发展不错,县乡干部就心领神会地把公修到他的村子,却不从便利和长远发展角度考虑,再把公延伸到其他村庄。这在村里人看来,无疑是巨大的荣耀。若是读书能换来一个不错的工作,获得高工资,锦衣豪车返乡也是可以的。这个时代,是按照资本逻辑运转的。我爸有次发感慨,我觉得很受。他说,反了,以前是损有余而补不足,扶贫济困;现在是损不足以奉有余,补贴励富裕的人。有人发了财,还会找上门来给你送钱,发励。穷人却没人管。
我在《回乡偶记》里谈到,穷读书人回乡压力很大。除学生外,穷读书人主要指做科研和学问的人,而且主要是文科青年学子。我们知道,现在高校的青年教师压力很大。高校文科教师,即便是在名校工作,刚入职月薪大多也就六七千块钱,去掉租房和各种应酬花销,基本所剩无几。若依靠做课题,就需要经过繁琐的申报,而且,现在课题经费管控极其严格,基本无法为有效收入。买房、婚姻、养老、养孩子等,又迫在眉睫。
这样一来,若读书人是从农村出来的,现实无疑是无法及时反哺家里。而且,高校教师无势,博士毕业所做的也多是高精尖的东西,很多人的专业和知识储备,确实不是蒋博士所说的农村亟需的管理学、经济学以及知识等。这些东西,很多博士也了解不多,需要补课。
至于说,证明给老乡看你有很好的政策判断能力、文化水平、大视野和,这无论对学子自己,还是对乡邻而言,都毫无意义,因为不用你证明,他们就已经知道。弄不好,别人说你大,亦即倨傲,显摆,瞧不起人。他们需要的,是解决具体问题的、手段和资金,是能切实改善自家物质生活水平的能力和财富,而不是空谈和花拳绣腿。
举个去年我遇到的例子。我一个五十多岁同村不同族的长辈,在务工,摔断了腰,虽然恢复得不错,但劳动能力受到影响,不能干重活,经工伤鉴定属于重伤,包工头起初支付了医药费,待他出院后,就让他回家,后续补偿钱款会给,但得等。因为信任,也因为没有别的办法,他就回去了。但这一等就是半年多,这个包工头各种。这位长辈找到我,问我能否帮忙。当时,我博士还没毕业。我说,我做的工作不接触的人,只能帮你问问这个包工头啥意思。我打电话过去,刚报了身份,包工头就说,我管你是老几,把电话挂了。弄得我也是没脾气。只能和这位长辈说,通过法律途径,找劳动仲裁部门,实在不行就起诉。但我心里明白,他能讨来钱的可能性有,但很难。而我也有自己的学业和论文缠身,也就没再过问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