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文章正文

    论文:电子商务与宏观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7-10-08 22:03:24

      2.基于乘数效应的经济增长影响。消费不足是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的一个明显特征。有效需求不足,导致经济依赖于投资与出口拉动,进一步加大了结构调整的难度。而现阶段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受到需求和供给两方面的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供给对居民消费的冲击作用更为明显,如近几年,随着汽车、手机生产技术的提高,价格出现了大幅下降,居民对它们的消费量显著增加,这就是供给冲击的表现。虽然从总体上看,中国目前消费品供应极为丰富,呈现供大于求的格局,但有效供给却明显不足,所谓有效供给不足即与居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应的供给不足(贾颖,2012)。电子商务的出现,不但提高了消费的便利度,降低了消费品的最终销售价格,也将带动消费的拉升。消费的提升,将通过消费乘数效应,带动经济进一步增长。

      从经济增长的视角看,可以从三个方面对电子商务促进宏观经济增长进行定量分析:一是通过电子商务应用对经济结构与功能有着深刻的影响,来研究其增长效应(Prasenjit Nath,2013);二是通过电子商务对消费拉动作用,来分析其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三是通过电子商务对效率的改进,来分析电子商务对生产率提升与增长的作用。

      Prasenjit(2013)沿着第一个视角,认为英国电子商务对经济的净影响估计为P的2%~3%。Hamidreza(2012)通过运用世界主要国家的面板数据进行回归分析,认为电子商务应用在超过一个临界水平之后,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会出现一个阶跃,即电子商务应用超过一定的阈值之后,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加。这一点确证了前面我们关于电子商务规模效应的分析。范玉贞(2010)以国内生产总值作为因变量,以域名数、上网用户人数、电子商务企业数、网上购物人数、电子商务交易额等变量为自变量,建立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域名数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39.756个单位;电子商务企业数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4.368个单位;网上购物人数每增加一个单位,会使国民生产总值增加7.533个单位[4]。但是,这个方法存在着几个根本性的缺陷:没有考虑到影响国内生产总值的主要变量,如资本存量、就业人数、技术进步等;变量之间存在多重共线)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和现代通信技术的进步预期会带来双重作用和收益[5]。

      在给定贸易水平下、即一定的分工水平下,电子商务可以节约交易成本,提高交易效率。当交易效率提高到一定水平时,分工的收益相对交易成本上升,导致更高的专业化和贸易水平,充分发挥专业化经济的潜力和扩大市场规模,可以促使社会分工水平和生产力不断内生增进。杨小凯使用超边际方法(1998),对电子商务可能的经济增长效应进行了分析,但是,由于超边际方法在处理宏观问题方面的固有缺陷,他的宏观结论并不明确。陈小红(2011)则沿第三个视角出发,探讨了将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技术因素代入模型的情形[6],利用C-D生产函数测算了P对信息化指数的弹性,结果表明,以上海为案例,保持投资和劳动力投入不变,上海信息化指数每增加一个百分点,P增加0.408个百分点。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