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彬认为,中国银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但银行业凭借资产规模扩张就能盈利的时代已经结束。未来十年,建立多层次、差异化、错位竞争的银行体系,满足不同类别客户需要,是中国银行业“二次转型”的方向。
温彬 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主管,《国际金融研究》副主编。
新京报记者 吴江 摄
其认为,“二次转型”的方向是多层次、差异化、错位竞争的银行体系,满足不同类别客户需要
■ 核心观点
当前深化金融领域的核心要素是利率和汇率的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为金融业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加快“二次转型”已时不我待。
大型银行应向综合金融集团迈进;股份制商业银行建设专业银行,提升比较优势;小型银行做精做细社区银行业务。中国需要多层次、差异化、错位竞争的银行体系,以满足不同类别客户发展的需要,这是银行业“二次转型”的方向。
中国银行业告别黄金时代
新京报:你最近主要关注什么?
温彬:就金融领域而言,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利率市场化。这不仅给银行业的发展转型带来挑战,而且对宏观经济也会造成不确定性。十六届三中全会了过 去十年的金融业,这一轮的核心是商业银行的股份制。银行业纷纷股改上市,中国银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十年。
新京报:中国银行业的黄金十年原因何在?你怎么评价中国银行业的业绩?
温彬:这首先得益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银行业快速增长创造了条件;其次,股份制使商业银行建立了良好的公司治理机制,风险管理水平也显著提高。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银行业高盈利要来自两个途径:一是规模扩张。截至2013年末,中国银行业总资产规模达到151万亿元,较2003年末增 长了4.39倍;二是稳定的净利差。由于存在利率管制,银行业的平均净利差多年来保持在3%左右。
新京报:那你如何看待未来十年银行业的发展?
温彬:对中国银行业来说,未来十年是充满竞争和挑战的十年。一是,我国经济增速已从高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随着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以及新资本协议对银行业资本充足率和杠杆率监管要求的提高,银行业凭借资产规模扩张就能盈利的时代已经结束。
二是,自2003年商业银行股改以来,中国银行业尚未经历一个完整的经济周期,目前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增大的背景下,银行业的不良贷款率已经连续9个季度反弹,如何防范和化解信用风险对所有银行都是一个现实而严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