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丕介
杨汝梅
之下总有被遮住的人生。
无论是新亚学子的著述,还是有关新亚往事的回忆,多着墨于钱穆、唐君毅、牟三、徐复观四位先生。不过,一项事业的玉成,自然不只是三四个人的功劳,与他们一同从“手空空无一物”干起的张丕介、杨汝梅、牟润孙等先生的贡献和声名则多被遮蔽。
张丕介:草创时三根支柱之一
新亚研究所1979届校友、东吴大学教授黄兆强说,新亚草创时靠的是三根支柱,前两根是钱穆和唐君毅,第三根就是张丕介先生。
用徐复观的话来说,新亚是靠钱穆先生的名望、唐君毅先生的理想和张丕介先生的顽强而支撑的。
1935年,31岁的张丕介获福莱堡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后回国,先后任南通学院农业经济系教授、中央学校地政系主任等职。
回国任教后,张丕介注重土地问题研究,并多方试验。1940年代初,国内一班地政研究者成立了中国地政学会和中国地政研究所,张丕介任秘书长。
后来的土地即由中国地政学会和中国地政研究所策划及主持,而土地方案,则是张丕介等人积十年之努力研究所得,并获广泛采纳。张丕介逝世后,徐复观为其撰写的墓志铭中写道:“后十余年,有土地之举,其基实奠自君。”
树仁大学经济系荣休教授宋叙五总结,张丕介等人提出的土改政策核心在于“耕者有其田”政策。首先晓谕,今后唯有耕者有其田,不再允许佃农和地主存在,由征购地主土地。佃农可分期土地购买价,如愿意也可提早成为自耕农。后来的实践证明,的土地非常成功。
1949年初,张丕介来到。当年6月,徐复观筹得一批钱,在创办了一个,张丕介做主编,靠着稿费,新亚一班人的生活才得以勉强维持。
以钱穆和唐君毅为例,当时他们初到,几乎每期都有写稿,有稿必登。且在无稿之时,可以预支稿费。预支稿费的数目是:钱穆每月1000港元,唐君毅每月800港元,当时一个刊物的校对,每月薪水只有80港元。除了钱、唐二人,初来的不少学术界中人,也可以借着给写稿,以维持生计,再慢慢找出。
早期创办新亚书院的一班学者中,只有钱穆一人是专门为了办学校赴港。但到港不久,早先商量好一起办学的浙江大学教授张其昀去做官,钱只好另邀当时在港的唐君毅和在广州新认识的张丕介等人共同创办新亚书院。
新亚草创时,除了出任经济系主任,张丕介还身兼新亚的大管家总务长一职。用宋叙五的话说,钱、唐都是理想家,张丕介则是实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