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政|管理 → 文章正文

    经济学创新研究的几个基本问题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20-01-05 08:37:06

      东哥格格国家社科基金设置各类各层次项目研究的目的是既着重基础理论,又期望通过具体问题研究提出对策,进而解决现实问题。因此,中国经济学研究在着力基础理论创新的同时,要接轨现实问题。

      研究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前沿问题,不仅要借鉴国际化经济学研究范式,更需要创新研究。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撑,现代经济学研究承前启后,新生代经济学家们渐次贴近以来的中国现实,将思考和分析聚焦当代经济社会发展问题。这就是说,在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条件下探讨中国经济学创新,历史与现实要求必须基于对国情的认识。这客观要求中国经济学家以国家和利益为重,选择恰当研究立场。

      关于经济学的创新,阿马蒂亚·森曾指出:“事实上,我们可以说经济学有两个不同的根源。这二者都与学有联系,不过联系的方式却大不相同。一方面经济学可以联系到‘伦理学’,另一方面经济学又与我们或许可以称为‘工程学’的东西联系在一起……虽然从表面上看经济学的研究仅仅与人们对财富的追求有直接关系,但是更深的层次上,经济学的研究还与人们对财富以外的其他目标的追求有关,包括对更基本目标的评价和增进。”然而,一些新生代经济学家将中国经济学创新和发展的基础理解为效仿经济学:片面追求形式化、模型化,结果往往远离中国现实。因为,谁也不可能将实际经济活动中的所有因素一一表示为数学模型中的不同变量。

      经济学不是数学,经济学的观点是最重要的。中国有句古话是“只说家常话”。经济学基本原理无地域,分析、论证的方法却有国别之分。数学和计量方法只是体现及实现经济学想法的工具。不能以数学水平的高低来衡量一名经济学家的水平,也不能以运用模型的多少和它的难易程度作为评判经济学研究质量优劣的标准。中国经济学的创新,基于对经济史的稔熟与市场经济理论脉络的清晰。

      40多年间的中国经济学,建立和发展了对全球经济学发展都具有显著意义的大国、和发展的新理论,建立和发展了以“渐进”为特征的转型经济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而且也推进了与经济学对接的宏观、微观经济学的分流,推进了大国经济发展的干预理论、经济调控理论和经济学科的全面建设。可以预见,中国经济学研究的创新取向,将使中国经济学的分工越来越专业化、职业化和科学化。

      经济学家和经济官员“俯视经济”与“社会”,盖因经济学关注人类行为、剖解制度与市场机制运行问题、把脉与市场的边界。对4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增长,国外经济学家一直努力解释所谓的“中国之谜”,也就是要廓清为什么中国经济能够保持长期的快速增长。

    [1] [2] [3] [4]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