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奕伦的高中读了五年,国内读了两年,美国读了三年。本来他对美国的印象很不好,因为小时候在美国期间觉得很孤独,以至于父母他的办法是“如果不好好学习就把你送到美国去”。但当陈奕伦发现身边很多成绩不如自己的人也都到国外读书,同时深感国内的教育体制自己成长时,就主动向父母提出要去美国,结果父母并不知道怎么将他送出去!
2005年,陈奕伦成功申请了美国一所的寄宿(预科)学校。在那里,他感受到教育体制的巨大差异,也开始了社会实践的历程。“当时所有的教学都是以讨论为核心,一堂课可能就12个人,围着一个桌子讨论”。而且,美国的学校非常鼓励社区服务,每个人都可以设计服务项目然后去申请资助。这更让陈奕伦欣喜,因为在2004年,他就被一个大学生放弃研究生学业而去边远山区支教的故事,也萌生去支教的冲动。于是陈奕伦申请了年度800美金的费用,每逢暑假就回国到贵州支教,教半个月的初中英语。
中学毕业后,陈奕伦考取了哈佛大学。虽然在美国考取哈佛大学相对容易些,不过那一届190多人中也只有9人考取。陈奕伦很快融入哈佛大学那种鼓励选择与探索实践的氛围中。大一时参加了很多组织,到大二时伴着职务的上升就发现忙不过来了,压力很大。“正因为老师管的不多,你就要学会如何去管理时间,学会做出选择、学会放弃、学会把你的注意力专注在某些事情上,这对以后的工作和管理企业都是有帮助的。”
陈奕伦把主要的精力专注于“哈佛中国论坛”上,同样是内心的兴趣与意愿,他在这个论坛上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干劲。大一的时候,陈奕伦主要负责企业家分论坛,大二的时候成为副,负责整个运营工作,大三大四期间任。陈奕伦非常喜欢运营工作,为了确保每个细节不出问题,他做了很多创新。比如在制作胸牌时,他会在名字旁附上编号,这样在观众报名字时,就会很容易的找到胸牌。他也会将胸牌和挂绳分开,以避免发放时出现混乱。
组织一个大型的论坛,这些细节是最重要的。在论坛开始前的几个星期,也就是最忙碌的时候,陈奕伦会经常做噩梦,某个细节出现差池。论坛开幕前一周,陈奕伦平均一天只睡三四个小时,记忆犹新的是大二那年,开幕前一天他只睡了15分钟,醒了后还要组织工作、还要讲话,几乎快晕倒了。
细节很重要,但主题方向更是决定性的。从陈奕伦上大二那年,“哈佛中国论坛”的主题都是由他来主导:2010年定的是“六十而顺:新中国的成长与展望”,也就是建国60年后的展望;2011年是“世纪”,纪念辛亥百年,追寻一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现代化进程;2012年的主题是“一起向前看”,展望新的政经格局。每一次的主题都紧握时代脉搏,无论是微观层面还是宏观层面,陈奕伦是个思想者亦是个践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