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灌溉是一项有益的长期战略.④开展了为期5年的城镇生活污水灌溉研究.研究发现,用处理后的生活
污水灌溉的作物与用井水灌溉的作物,在长势和品质上没有明显区别,也没有发现土壤和地下水产生退化.
用处理后的生活污水灌溉食用作物的风险在可承受的范围内.⑤进行灌溉农业结构调整,将灌溉农业由水
资源紧缺的地区转移以水资源丰富的地区.
2.3国内节水农业的几种模式
目前,国内节水农业主要有4种模式[6].
1)调亏灌溉.调亏灌溉既不同传统的丰水高产灌溉,又有别于非充分灌溉,它是从作物生理生态角度
出发,在一定时期主动一定程度的有益的亏水度,使作物经历有益缺水锻炼后,达到节水、增产、改善农
产品品质,同时增强作物的抗逆性,实现矮化密植[7].通过不同作物的最佳调亏阶段、调亏程度以及不同养
分水平或施肥条件下的调亏灌溉指标等综合技术集成、组装,将会使灌溉水的生产效率提高到1.5~2.0
kg/m3.
2)有限补偿灌溉.这是以按作物的灌溉制度和需水关键时期进行灌溉为技术特征,主要包括两方面内
容:一是寻求作物需水关键期,即在作物的期进行灌溉;二是根据作物需水关键期制定优化灌溉制度,把
作物全生育期总需水量科学的分配到关键用水期,使有限水发挥最大的增产作用.
3)局部灌溉:以点灌方式,通过计算机调配用水量,按时按量把水直接输向作物根部,以湿润作物
根部土壤为主要目标,实现有限水达到高产量.
4)控制性根系交替灌溉:人为保持和控制根系活动层的土壤在垂或水平面的某个区域干燥,使作
物根系始终有一部分生长在干燥或较干燥的土壤区域中,使其产生水分的信号传递到叶片气孔,形成最
优的气孔开度.人工控制垂或水平面上的干燥区域交替出现,使不同区域或局部的根系交替一定
程度的干燥锻炼,从而减少株间全部湿润时的无效蒸发损失和总的灌溉用水量,同时提高根系对水分和养分
的利用率[8].以不作物光合作用产物而达到节水和养分的目的,控制性根系交替灌溉,比全面积均水供
水方式节水34.0 %~36.85 %.
总之,发展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效益,这既依赖于现代灌溉技术研究、、产
业化生产、推广应用和技术培训等环节,也涉及到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用水管理体制
的、水价政策的制定和生态等领域.微咸水、咸水和海水的利用以及生活和工业废水的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