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孟之
中国的板块儿,经过烈强们的分割、蚕食,如今的形状似一只正在跷脚啼鸣的大公鸡。它那双犹如镶着一块400万公顷巨型祖母绿宝石的大眼睛,就是有着当今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城市美誉——红松故乡——林都伊春。
1948年伊春林区开发,60多年来,为国家贡献优质木材2.4亿立方米,占同期全国木材产量的十分之一。有人计算过,把这些木材装上容量50立方米的火车厢,可装480万节,再把这些车厢首尾连接,足有7.2万公里长,沿赤道排开去,能绕地球1.8圈。伊春人为此而骄傲过,伊春林区的木材可采资源因此一天天的枯竭了,伊春人也因此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危困的“两危”之中。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沿海地区都奔小康了,伊春林区职工月薪平均才275元钱,就是这点儿钱,还常常拖延10几个月发不到手。
1993年笔者走访了17个林业局中的双丰、上甘岭、乌马河、友好、铁力、南岔、五营等林业局。南岔二中是一所省辖重点高中,在这所中学里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个住校学生每次开饭都等大家吃完了他才堂,捡同学吃剩的馒头,被管伙食的老师发现了。一天这个学生又在捡馒头,老师看见了,从兜里掏出50元食堂卷塞在学生手里。学生不收,说:“老师,我捡馒头是怕浪费。”老师说:“别说了,你的情况我全知道了,你家在双丰林业局,你爸爸单位好几个月没开支了。”学生扑到老师怀里哭着说:“老师,我还能住。”
我把这件事写进了报告文学《壮哉,红松》里。1994年6月21日——22日,省森工文联在双鸭山青山旅游区召开该报告文学研讨会。《林业报》副主编傅刚担任朗读,当他读到这里时,读不下去了,停了好一会儿才哽咽着说,我的家就在双丰林业局,前几天我回去,看到我爸爸蹲在街头卖他的衣服,卖了衣服买粮吃。后来傅刚把这件事又写进了他的长篇报告文学《森林大写意》。他写道:“我泪流满面,哽咽着读不下去了”。(《森林大写意》发表在2009年第11期《报告文学》上。)
当笔者来到五营林业局时,正赶上新到任的党委刘殿武在党办主任的陪同下走访贫困户。他们来到一位去世了的老工人家,一个家庭妇女带着4个未成年的孩子过日子。刘殿武见其中一个十五六岁的女孩儿脚上穿的鞋破了,他和办公室主任凑了20元钱买下了女孩子的鞋,洗了洗,数数11个洞。他把这双鞋带回林业局,专门开了一次常委会,发动常委们下去查访贫困户。在全局查出154户贫困户。林业局经济“危困”没钱救济,他们就发动全社会捐钱。事后,刘殿武把这双鞋和书架上的马列著作摆在一起,他感慨地说:“下下功夫,马列的书或许我还能读懂一两本,可是这双鞋,也许我也读不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