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企业管理学上,涉及到企业的战略竞争,通常有这样三大理论:一、PEST分析框架。这是告诉我们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之前,先要按照(Politics)、经济(Economic)、社会(Soci-ety)、技术(Technology)四个方面,来分析企业所处的国家和地区的局势、目标市场的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的消费观念和文化以及技术的发展程度和其他相关因素等等。只有看清这四点,企业才能找到自己准确的定位,从而制定出合适的竞争战略。二、SWOT分析框架。这是每一本战略管理和企业管理的教科书,都必然会提到的企业对自身情况所进行分析时的框架。即每个企业在制定竞争战略之前,除了要清楚认识、经济、社会、文化等宏观层面的因素以外,还要对企业自身有一个的认识,认真地审视本企业所存在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面临的发展机遇(Oppor-tunity)、发展中会遇到的(Threat)等等。传统的战略与管理理论告诉我们,企业要对自身从这四个方面做一个清晰诊断之后,认清自己的长处和短处,这样对于如何制定战略才能有一个更的认识。三、五力竞争模型。上世纪80年代,哈佛大学教授波特提出了企业竞争的五力模型,成为风靡一时的企业战略的重要理论框架。波特教授的五力模型从供应商的议价能力、购买者的议价能力、新进入者的、替代品的、生产同类产品的其他企业等来自五个方面力量入手,指导企业对其所面临的竞争做出全面的判断,从而提出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来指导企业竞争。
被誉为日本“经营之神”的稻盛和夫在1959年创建了京瓷公司,1984年成功创建了KDDI,2010年初又临危受命,用600天成功了日本航空公司。这三个公司所处的行业有很大差异,但稻盛和夫能够根据所处行业和时代的不同,采取不同的经营策略,都大获成功。对于企业的竞争策略,稻盛和夫提出,企业家要七条重要的:1、强烈的抱负;2、最大的努力;3、不容的勇气;4、持续的创造力;5、销售最大化和支出最小化;6、利他主义;7、乐观主义。奥地利经济学家、企业创新理论的创建者熊彼特则创造性地提出“性创新”这一观点。所谓“性创新”,即“透过新产品、新市场、新产业组织,不断地旧结构,创造新结构”。管理大师明茨伯格也指出,战略是企业与的中间变量。在社会发展中,企业所处的如果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企业战略就必须做出相应调整,这样企业才能长期保持较高水平的绩效。
如果说,社会的不断发展企业不断调整经营策略,做出战略性选择以保持竞争优势,那么在如今纷繁复杂的世界风云变幻中,就需要企业对和市场具有更为敏锐的,从战略层面来思考企业的经营策略,否则便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所以在当今社会,企业具备动态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更为凸显。这种动态竞争能力的实质,就是通过企业间持续的竞争和响应行为的互动,甚至是性、性的创新行为,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