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拨直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一拨径直来到还在建设中的现代农业示范园;一拨来自天津,一拨是菲律宾来的国际考察团。
这个巴掌大的地方,近些年不清闲。从12年前的那场变革开始,这里发生的一切都使充满了探访的。
城市入口处,巨型的后稷塑像风雨无阻地提醒每个来到杨凌的人,这里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发祥地。翻开《史记》,4000多年前,农官后稷曾在这里“教民稼穑,树艺五谷”。
辛亥元老于右任一亩地一块钱,盘下一万亩地,1934年和爱国将领杨虎城在此创办了西北农林高等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又先后在这里设立了10所农林院校和科研机构。
杨凌一时聚集了5000多名农业科研人员,其中包括赵洪璋、李振声、朱显谟、山仑、李振岐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名的院士、专家和学者。
有趣的是,直到之后,这个“农科城”还只是个小镇,只有一条像样的街道。可这个小镇却非比寻常。十几个农业科研教学单位,6名院士,据说在上碰到三个人就有两个可能是大学生。这里似乎连空气里都弥漫着知识的气息。
10所农林院校和科研单位,分属教育部、农业部、水利部、中科院、陕西省5个“婆婆”管。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体制里,5000多名科研人员在这里教学研究,虽然也出了不少,但多数都只是停留在纸上,在履行完教学、晋级、评的后,也就躺进了故纸堆里。
就连一墙之隔的当地农民与这些科研院所,也只是鸡犬之声相闻,却很少往来,享受不到这众多农业科研带来的实惠。
其时,已近20年,市场经济大潮开始涌动,人才流动不再成为。“这种的体制,使大量的农业科研教学人才外流,最多时一年流失了近100名农业科研教学人员。”张光强说。
6月12日中午,坐在宽敞明亮的办公室里,这位杨凌示范区党工委、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向记者讲述今昔变迁,难以掩饰内心的荣耀。
这个只有几万人口的小城,人才库里记载着这样一组数据:博士生导师216人,硕士生导师623人,两院院士3人、双聘院士6人,近两年先后引进的留学归国人才187名。与12年前恰恰相反,人才开始回流。
而当地农民的人均纯收入也由1997年的1300多元增长到2008年的4842元,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注册企业由12年前的17家增加到9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生物制药、绿色食品、环保农资和农牧良种为主的产业格局……
“杨凌是在承担国家战略的过程中,壮大了自身。”杨凌示范区党工委副、管委会常务副主任梁宏贤一语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