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闯出农业大国的现代化之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23-02-14 17:51:36

      在陕西宝鸡、渭南、西安等地采访的几天里,随处可以看到田间地头立着的“科技示范”的牌子,常常让人生出一种错觉:这里是杨凌?

      理顺了科研教育资源的关系之后,杨凌示范区决定走出杨凌,“借盘盛菜”,开始探索一种“在推动下,以农业大学为依托,基层农技力量为”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

      如果不是这次,赵政阳的生活会是另一个轨迹。现在,这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博士生导师,却在陕西省白水县建起了自己的苹果王国,几十人的团队,一年有200多天在果园子里和果农打交道。按照政策,他一天可以拿120块钱补助。

      “中国农业科技体制和机制的真正是从杨凌起步的。”作为者,张光强对自己主政杨凌12年所做的探索如是评价,“杨凌在中国农业科技示范中的最大贡献,就是冲破了在计划经济年代形成的农业教育、科研和推广体制的桎梏,闯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农业发展的新,国家财政部、科技部对这项探索给予了有力支持。”

      “美国有着世界最发达的农业,科技在农业发展中的贡献份额很高,”张光强说,“很重要的一点是,美国的州农业推广站隶属于州立大学,由州立大学农学院院长兼任,从而把教学、科研和推广三者融为一体。”

      而在我国,农业大学培养农业科研人才,科研单位出科研,省、县、乡农业推广服务体系负责推广。这个沿袭了几十年的“三驾马车”式农业科研和推广体制,最大的弊端就是拥有先进技术和的人没有推广的任务,而负责推广的人又没有技术和,两者处于分离状态。

      杨凌借鉴并改良美国的模式,选择典型的产业区建立永久性的“产业示范试验站”,培训当地的农技人员和尖子户,然后由他们向下,进行辐射带动。

      “现在,我国的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民的比例是1∶30000,农技推广人员太少,”张光强说,“所以,我们要把农技人员培养成专家的腿,让它呈几何裂变。”

      2006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到陕西白水县建了一座苹果试验推广站,由赵政阳等学校的苹果育种、土壤、栽培、植保和农业经济专家组成一个团队,把苹果种植、加工、经销等需要的科研和技术进行组装,由专家团队带到白水县,进行示范推广。

      这种与当地合作,通过建试验示范的示范机制,使国内外的优良品种在杨凌以外大范围扩散,杨凌的科研和技术,也在中走出了杨凌,了全国。梁宏贤笑称,杨凌创造的是一种“章鱼模式”。

      目前,杨凌已在全国16个省区建立农业科技示范推广151个,引进、推广国内外良种1700多种,培训农民400多万人次,推广农业实用技术1000余项,推广农林作物良种2亿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00多平方公里,受益农民5000多万人,每年科技示范产生的效益超过60亿元。

      科技部调研组几次调研之后,在报告中如是评价:杨凌是国家示范推广现代农业的者,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先行一步的探索者。

      全国政协副、科技部部长万钢一年时间连续三次到杨凌调研。他称赞杨凌的建设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模式,其进行的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是国内最受农民欢迎的模式之一。

      “一切才刚刚开始,我们拿出所有的耕地家当,正在建设一个现代农业示范园,”梁宏贤邀请记者两年后再来看,“看现代农业真正在杨凌开花结果。”

      

    上一页  [1] [2] [3]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