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涉及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与教学评价。对于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来说,教学质量是专业教育的生命线,教学评价是教学质量的保障,是促进教学的重要手段。有研究指出“在目前的翻译人才培养过程中,在课程模块设置、教学模式、教学管理及保障体系及效果考核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且尚未形成有特色的体系,如实践教学课程模块设置不合理,校内实践教学重理论,轻实践,校外实践教学重形式、轻内容,实践教学管理及保障体系不完善,实践教学考核评估系统重结果、轻过程等[8] (P5)”。笔者所在的医学院校双学位英语专业、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也存在类似的问题,相关的教学尚未全面系统展开,学生学习的效果尚有提升的空间,学生医学翻译领域在内的翻译能力和翻译实践能力高低有待进一步验证,相关的教学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为学生的学习效果和人才的培养质量,这就要求高校开展全面系统的教学,把好教学工作每一个环节。可采用的具体措施包括:1)高校建立统一合理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比如,成立专门的学校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组,由学校教务处、院系负责人和院系两级教学督导组等人员代表管理层采取随机听课、参与教师业务学习、与教师学生座谈等方式对教学进行一级,教研室组织业务学习、集体备课、同行评教、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等教学活动对教学进行二级,课程负责教师通过教师间相互听课、学术研讨及课堂测验、等方式对教学进行。2)建立以学生、教师和教学环节为评价重点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机制。采用形成性评价及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形式,重视形成性评价的作用,对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引导学生自己、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多元互动评价,有学者通过一项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翻译教学试验,探讨并实践了一种多元互动的形成性评价体系[9] (P133-136),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还要注重对教师在职业、专业知识、教研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对课程体系、教学管理、教材教法、教学质量、论文与考试、教研教改等方面的教学环节进行评价。3)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教学评价机制要突出持续改进的原则,把常态监测和定期评估有机结合,对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等环节及时评价,对于其中出现的问题和存在的不足及时反馈、持续改进,切实推动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当前国际语言服务行业对于医药及生命科学等领域口笔译人才的市场需求很大,要求接受相应笔译或口译专业学位教育的比例较高,对是否为硕士以上学历无普遍要求。究其原因,欧美等国医药科技发达,相互之间的交流合作频繁,且本科翻译专业学位教育由于起步早等原因相对成熟完善。而在2015年3-5月对中国目前医学翻译人才招聘市场进行的调查研究中,需求最大的是医学笔译,其次分别是医学口译、医学口笔译、中医翻译等,学历要求为本科、专业要求为具有较强英语水平的医学相关专业的比例较高,且“医学相关专业要求应聘者具有大学英语六级,语言专业则要求具有专业八级证书[4] (P66)”,而对于医学院校英语专业和翻译专业需求比例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