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行政|管理 → 文章正文

    中国税务网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9-01-03 05:24:08

      从风险管理的形式看,目前有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方式。这些方式都是对纳税人申报纳税后,认为有疑点的事后分析评估查纠和管理,未能通过事先的控制,有效防范税收流失风险。纳税评估主要由管理员进行,存在人员素质参差不齐,不善于从掌握的涉税信息中找出蛛丝马迹,挖掘深层次的问题,未建立一个系统的纳税评估指标分析体系,案头分析工作不足,致使评估方向迷失,评估手段单一,评估成效不大。税务稽查由稽查局实施,专司偷逃税的查处,受稽查力量的,不可能对偷逃税全部打击;且税务稽查与税务管理的联系不够,未能发挥以查促管的作用。

      1、税收风险信息化管理的组织保障。税收风险管理是在先进的风险管理指导下,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实现的税收风险信息化管理,已成为当前税收征收管理的一项必要的和重要的工作,各级领导十分重视,为税收风险信息化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2、税收风险信息化管理的技术保障。经过十多年的信息化建设,我国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已初具规模,税收征管实现了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的现代化征管,拥有了较强的信息采集、传递、处理能力,培养了一批即懂软件开发又懂征管业务的复合型干部,为打造税收风险的信息化管理平台提供了技术支持。

      3.税收风险信息化管理的数据支持保障。准确、全面、及时的涉税数据,是税收风险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一方面税务机关使用征管系统为税收风险信息化管理提供电子涉税数据,另一方面社会信息化的发展,如大企业基本实现ERP管理,中小型企业也在积极实施会计电算化,越来越多的商业企业使用超市收银记录、统计及进销存等,账务处理的电算化能力不断增强,为税收风险的信息化管理提供广泛的基础数据来源。

      4.税收风险信息化管理的实践保障。近年来税务机关在涉税分析利用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如行业管理经验,各种数据分析方法的运用等,为税收风险的信息化管理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税收流失风险管理是全面的风险管理,贯穿税收管理工作的全过程,涵盖税收管理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必须建立税收风险管理工作运行机制,从流程上把服务、征收、管理和稽查各环节联结起来,形成职责分明、环环相扣的工作机制。一是明确每个部门每个岗位职责;二是建立税收流失风险管理工作考评和激励机制,确保税收流失风险管理落到实处,产生管理效益。各部门职责如下图:

      实现税收风险的信息化管理,必须借助一个实用高效的应用平台,才能最大限度发挥信息化在税收流失风险管理中作用。因此,应当建立税收风险管理应用平台,满足不同层级、不同部门税务干部对税收流失风险管理工作的职责需求。应用平台设置时必须遵循三个原则:一是实效性原则,应用平台能够直观反映辖区税收流失风险管理状况,有效指导各级税务干部针对税收流失风险分析和提示,采取相应风险控制措施实施风险管理,降低税收流失风险,提高税收管理质效;二是可塑性原则,应用平台对税收业务的处理和分析应实行参数化和代码化设计,通过对参数和代码的变化控制,能够实现在不同时期税收流失风险管理的变化需求;三是可操作性,应用平台能够实现税收流失风险管理业务处理流畅功能,信息提示清晰、操作简便易行;四是主动性,应用平台实时提示风险点,业务流程实现“工作找人、信息找人”,为税收管理的扁平化打下基础。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