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林毅夫:“知成一体”思考40年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8-12-20 03:28:31

      邻家小妹让我欲罢不能

      “中国知识追求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愿望,只有到以后才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12月6日,在北大朗润园,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教授接受中国经济时报专访时说。自1986年在大学经济系拿到博士学位,并成为他们那一代中国人中最早回国从事经济学研究的知识,林毅夫进行经济学的研究已30多年,他以自己的智慧和思考,伴随着中国40年的伟大历程共同前进,其学术和思想,印证了后现代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一个侧面,并在为探索经济理论的过程中,也将自己的名字印刻在中国现代经济学的之上。

      在大学,林毅夫完成了他关于中国农村的博士论文,该论文被他的导师、诺贝尔经济学获得者西奥多·舒尔茨教授称为“新制度经济学的经典文献”。由此,毕业后林毅夫延续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在国外学术期刊上发表了许多关于中国的农业生产制度、农业合作化运动和农业现代化方面的论文,可谓累累。

      1992年,林毅夫将自己在农业经济方面的论文收集成册,以《制度、技术和中国的农业发展》为题集结出版,并获得了1993年孙冶方。1998年,农业和资源学会授予他每两年颁发一次的约翰·克劳福德爵士,表彰他对农业经济学的贡献。2000年,大学出版社出版了林毅夫的第二本农业经济学方面的论文集《再论制度、技术和中国的农业发展》,同年获得市哲学社会科学最佳著作一等和2002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最佳著作一等。

      在进行农业经济学研究的同时,自上世纪80年代末起,林毅夫开始构建他的新结构经济学理论框架。“1988年,我开始想通了,为何中国不以主流宏观经济学理论所主张的以提高名义利率的方法来治理当时出现的高通货膨胀,而是以被现代主流经济学理论认为的、无效的砍投资、砍项目的行政办法来‘治理整顿’高通货膨胀背后的道理。”林毅夫对记者说。自此,林毅夫的经济学研究形成并逐渐丰富成为一个有别于现有主流经济学理论的体系框架。

      想通了1988年中国对通货膨胀看似不合理的治理方式的合以后,林毅夫开始抛弃了现有的主流理论,面对中国和其他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转型的诸多现象时,以“常无”的心态,想清楚现象背后谁是主要决策者、决策者所要达到的目标、可动员的资源、面临的约束条件、可选择的方案、达成目标的最优选择为何等,来分析总结现象背后的机制。

    [1] [2] [3] [4] [5] [6]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