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尽管国际法不成体系曾造成了国际法各个分支高度专业化的客观现实,但近年来,国际法各分支部门正呈现出互相融合的趋势,中国国际法研究对此现象的关注则略显不足。这种互相融合的现象不仅体现在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和国际经济法内部(如国际经济法领域中国际贸易规则与投资规则的融合),还体现在三者之间的互相渗透。如,研究贸易协定和投资协定中的劳工条款,就不能忽视传统的国际法规则体系;研究投资仲裁争端解决机制,就无法绕开争议界定和证明标准等国际争端解决的一般;研究法对于作战手段和方法的,就不能忽略武器作为特殊货物的贸易规则;研究网络空间的规则治理,则需要考虑互联网作为服务贸易部门的现有法律框架,等等。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国际法学者,尤其是青年国际法学人,需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拓宽自己的知识范围,不能将知识结构局限于国际法、国际贸易法、海洋法、国际法等某一具体分支的具体规则,而对其他领域规则的新发展和一般国际法的基本理论视而不见。也就是说,只关注国际法某一分支部门的研究视角,已经有些不适应国际法分支部门互相渗透的客观现状。从这个意义上说,融合国际法各个分支部门的研究视角,不仅有利于论文的刊发和观点的,更有利于提高中国国际法的整体研究水平。
[1]为使统计更具有一定参考意义,本表中的自发率统计,以该科研单位有自办CLSCI来源刊物为前提。
[2]本表中的“无”,表示该科研单位当年发文总数量未达到参与排名的要求(一般为3篇),故在当年科研单位发文数量统计中未进入排名榜单。
韩龙教授所在的中南财经大学,就在武汉啊。怎么能说“作为国际法研究重镇的、上海和武汉,则没有作者入围本年度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