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乔姆斯基和哈勒合作完成了《英语的音型》,他们通过结合语法和音韵学来解释语法规则如何影响发声。例如,乔姆斯基和哈雷发现,我们通常会用降调来发“blackboard”这个单词的音,而说“black board”则会用升调,这种变化反映了两个单词不同的句法结构(一个是名词,另外一个则是名词短语)。
目前,学院荣誉教授乔姆斯基和哈勒的办公室被安排在2004年投入使用的麻省理工学院斯塔塔中心(Stata Center)20号楼,依旧毗邻。正如乔姆斯基说的,不变的不仅是两人的邻居关系,还包括他们“的争执”。
天气的变化
类似的合作气氛还弥漫在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系里,其时该系人才济济:气象学家朱勒查尼(Jule Charney),43届理学硕士、48届理学博士爱德华?洛伦茨(Edward Lorenz),诺曼?菲利普斯(Norman Phillips)和38届理学硕士和维克多?斯塔尔(Victor Starr)等。正是他们的推动,天气预报才从一种直觉艺术(Intuitive Craft)成为流体力学(fluid dynamics)的一个分支,并且让计算机在天气预报中派上了用场。
1928年,在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Carl-Gustav Rossby)的领导下,麻省理工学院建立了美国第一个气象学专业。罗斯贝是善于交际的人,他发明了一种研究天气动力学的数学方法,并确定了环绕地球的高空风,工作帮助大气科学家们得以将整个大气系统模型化。在罗斯贝的影响下,科学讨论从课堂扩展到了咖啡馆和餐馆。1939年,在他离开麻省理工学院之后,这一传统依然被传承了下来。
“合弃办公室到其他休闲场所展开科研讨论在当时真是不同寻常的举动,”菲利普斯(Phillips)回忆说,“但学生和教职员工都对此习以为常。气象学系是个非常活跃的组织,大家共同创造了如此良好的工作氛围,反过来这种又引导着气象学系不断前进。”
在这种下,有两个性格外向的人查尼和菲利普斯的办公室毗邻。他们是1956年到MIT的,他们耗费了十年的时间协助完成了第一个计算机化的天气预报(查尼在这一工作中发挥了领导作用)。
但是,这样的预报有多精准,以及他们预报天气是如何遥遥领先仍然是个谜团。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以洛仑兹为首的一群麻省理工科学家开展了一项名为统计预测工程的协作研究计划,试图阐明上述问题。
思想的交流对麻省理工学院完成这些项目至关重要;为检验计算机预报的局限,洛伦茨发展了一个包含12个变量的气候大气模型,而这个模型的灵感正是来自于查尼和菲利普斯。在构建这一模型的过程中,洛伦茨意识到天气系统对初始条件有着依赖性(sensitive dependence on initial conditions),这正是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的雏形,该理论认为大气中微小的变动可以引发剧烈的天气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