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经济|法律 - 法律论文 → 文章正文

    法律论文學子論文]自媒體時代微博法制評論欄目的話語呈現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4-08-25 23:56:39

      除了修辭格的使用,一些俗語、網絡流行語的使用也增強了表達效果。如“點贊”、“馬上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等,據筆者統計,微博樣本中使用該類俗語和流行語共12次,而使用“罪責自負”、“法不責眾”、“法無授權不可為”這類專業“法言法語”僅6次,從中可以看到微博話語的偏向。

      3、廣開言,期待各方聲音

      @豫法陽光利用微博這一平台廣開言,嘗試突破以往的單一灌輸式的新聞評論方式,聽取各方的聲音,共同探討中國社會的建設。@豫法陽光將“法律評論”設為微話題並期待各方的聲音:“這裡有最多的新聞話題,最熱辣的法律評論,有來自各方的聲音。他們也許是,也許是檢察官,也許是律師,也許是其它行業的,不管身份如何,目的都一樣,那就是對某一事件發出自己的法律看法。親,有法律觀點,就要show出來,趕快來參與吧!”截至到2014年3月20日,該話題共吸引了2445757次討論,一些熱點話題引起了“多聲部”發聲,促進了意見的交流。

      二、微博法制評論欄目話語表達存在的問題

      微博的興起使社會話語結構發生了變化,草根的力量顯現,微博法制評論欄目的話語表達方式也進行了一些創新,但仍舊存在一些問題。

      (一)內容單一,多樣性缺失

      從上文分析可以看出,@豫法陽光的“法律評論”欄目選題多集中在政策法規的解讀和執法、司法領域活動的報道評論,社會輿論熱點相對較少,多樣性缺失。這種單一的內容了法制評論的深度和廣度,制約了的觸角向更廣闊的范圍延伸。

      實際上,法制新聞涵蓋的范圍極其廣泛,正如中央電視台《今日說法》欄目副制片人王寶卿所說:“法制新聞只是要求相對專業的報道,不僅僅是傳統的立法、司法、執法、守法領域的報道,寬泛的講,沒有什麼事件不是法制新聞,其核心屬性與價值追求是促成一個和法律規范為價值坐標的社會,從社會出發再回到法制的角度的報道。”因而,法制評論的題材可以進一步拓寬,大量的社會現實都是可以報道和評論的。

      (二)弱交互關系,互動不足

      盡管@豫法陽光在我國司法機關政務微博中的影響力最大,粉絲最多,“法律評論”欄目的定位也是傾聽社會各方對法律事件的看法,但實際上公眾參與並不廣泛。

      一般而言,一條微博的轉發量僅有50次左右,評論更少,平均10次左右,而轉發者大都是法院系統的微博,個人轉發非常少。傳播主體與用戶之間呈現社會弱交互關系,和民間的對話與互動不足。究其原因,這與話題的選擇,權威性的話語表達方式有著密切關系。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