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大力扶持地方高等农林院校2014年8月5日星期二农林学论文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14-08-05 17:21:06

      □本报记者朱磊文/图

      “应加大对地方高等农林院校的扶持力度。”近日,列席十二届全国常委会第九次会议的全国代表、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生物安全系主任马瑞燕在接受《法制日报》记者采访时发出上述呼吁。

      由于工作关系,马瑞燕对于农林院校的发展十分关注。连续两年,她曾在全国期间专门就农林院校建设和农业人才培养问题提出。

      马瑞燕谈到,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农业现代化,根本靠人才,关键在技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是培养农业人才的主要,是产生和先进农业技术的源头。以来,我国高等农林教育主动适应农林经济和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农林,以教学、科研、生产实践为核心,为农林业建设培养了大批科技和管理人才,为解决“三农”问题作出重大贡献。但从总体上看,与综合类、师范类、理工类、财经类院校相比,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办学条件以及长远发展竞争力方面都出现相对滞后的情况。其中办学资金短缺问题,在地方高等农林院校尤为突出。

      “由于办学资金短缺,农林院校基本建设相对滞后,办学条件改善速度缓慢。”马瑞燕说。

      为此,马瑞燕呼吁,应该像重视“三农”工作一样,重视高等农林教育。

      马瑞燕认为,应该加大对地方高等农林教育的政策、资金、项目倾斜力度。各级开展的有关农村人才教育培训项目,应该多给农林院校分配,以充分发挥这些院校的作用。要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等项目中,向地方农林院校倾斜。

      与此同时,马瑞燕认为,应加大对高等农林教育的资金扶持力度。适当调整地方农林院校财政投入预算方式,分类别、分阶段解决目前压力最大的贷款问题,为高校科学发展减压松绑。

      此外,马瑞燕,应统筹推进地方农林院校教育教学,增强为农服务能力。

      “要积极支持地方农林院校依据本地特色与优势进行学科专业结构调整,设立相关引导资金,帮助建设一批现代农业急需的新专业。鼓励地方农林院校结合地方特色、农业特色开展人才培养模式,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业能力、服务地方经济建设能力。”马瑞燕说,要充分发挥地方农林院校在农业科技创新中的主力军作用,有重点地开展地方农林院校重大农业新技术及有突破性的关键技术的推广应用。充分发挥地方农林院校在农民培训和技术推广中的作用,引导、支持广大教师,特别是中青年科技人员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并为他们解决资金、职称等方面的后顾之忧,切实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最突出、最迫切的问题,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留在百姓家”。

      在马瑞燕看来,“三农”要发展,教育要优先。

      马瑞燕坦言,由于农业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地方农业院校担负着培养农业科技人才的重要任务,然而由于农林科属于艰苦行业,地方农林院校在资源配置、资金投入、科研平台、科技项目、发展机遇等方面较国家部属院校都有不小差距。农林院校招生、大学生就业难度也在增大。

      为进一步促进农业科技人才培养,马瑞燕,应加快推进农科大学生免费教育、减免涉农专业研究生学费的步伐。

      (原标题:大力扶持地方高等农林院校)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