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农林|自然 → 文章正文

    农学毕业论文

    来源:本站整理| 作者:佚名 | 时间:2020-01-09 17:53:31

      我得我的网农学毕业论文_农学_高等教育_教育专区。农学院大专生毕业论文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题 目:不同玉米品种的根系活力与产量性状关系 马先互 园林 50 学生姓名: 专 学 业: 号: 2016 年 4 月 目 录 中文摘要 .

      农学院大专生毕业论文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 题 目:不同玉米品种的根系活力与产量性状关系 马先互 园林 50 学生姓名: 专 学 业: 号: 2016 年 4 月 目 录 中文摘要 ................................................................. 2 关键词 ................................................................... 2 1. 文献综述 .............................................................. 2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 2.1 试验材料 ............................................................ 3 2.2 试验方法 ............................................................ 3 2.3 试验地玉米品种种植安排 .............................................. 4 3 结果与分析 ............................................................. 4 3.1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植株性状的分析 ...................................... 4 3.2 不同玉米品种根系活力的测定 .......................................... 5 4 小结与讨论 ............................................................. 8 4.1 小结 .................................................................. 8 4.1.1 不同玉米品种的根系活力与产量之间成正相关的关系 ...................... 8 4.1.2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地下部根系性状与产量有一定的关系 .................... 8 4.1.3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地上植株性状与产量亦有一定的关系 .. 错误!未定义。9 4.2 讨论 ................................................................. 9 参考文献 ................................................................. 9 1 不同玉米品种的根系活力与产量性状关系的初步研究 园林专业学生 马先互 摘要 通过甲烯蓝吸附测定法研究不同玉米品种根系活力与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不同玉米 品种在种子发芽率、千粒重和幼苗时期的苗高、茎粗、根条数、苗鲜重、根鲜重、根系活力等苗期 幼苗性状以及收获时期的产量性状和株高、穗位高度、单株绿叶数等植株性状进行了初步研究。结 果表明:玉米的根系活力与产量关系成正相关;玉米的根条数、主根长度、根鲜重、根体积等性状 与产量有一定的关系。 关键词:玉米品种;根系活力;产量关系。 1. 文献综述 玉米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饲兼用和高产作物之一,杂种优势的利用是提高玉米产量 的主要手段,玉米又是世界上杂种优势利用面积最大的作物。我国从 20 世纪 80 年代开 始大量研究玉米的杂种优势,主要集中在籽粒性状、生理生化研究和品质性状等地上部 植株性状的研究上。根系是植物生命活动中有着重要作用的器官, 它与植物的生长和 产量的形成有密切的关系,近些年来,国际上已将根系研究作为进一步提高农作物生产 力的一个极具潜力的基础性科研课题,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进展,但由于根系 生长的特殊性和限于根系生理研究的技术手段,有关根系活性的资料则不多。 根系是作物的主要吸收器官, 根系活力是反映植株吸收功能的综合指标,是衡量 根系主动吸收能力大小的重要指标之一,玉米根系对水分、养分的吸收与其地上部生理 过程密切相关,但关于玉米根系活力与不同品种的产量关系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有关 玉米根系活力的研究较少, 把玉米根系活力变化及根系活力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系统 的研究更少。为此, 我们对玉米的根系活力变化及其与产量性状的关系进行了初步研 究, 以期为玉米高产高效栽培及玉米生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方法:采用甲烯蓝法测定不同品种玉米的根系活力,田间种植比较玉米不同品 种的产量性状。 2 2. 试验材料和方法 2.1 试验材料 选用当前徐州地区生产上大面积种植的玉米品种10个,分别是苏玉10号、鲁单981, 登海3号,登海11号,郑单958,苏玉9号,浚单20,武科2号,邢抗2号和先玉128。 试验设备:培养皿若干,穴盘若干,智能光照培养箱,分光光度计,移液管,烧杯, 比色管,实验用沙,电子天平。 药品材料: 0.0002mol\L(0.064g\L)甲烯蓝 2.2 试验方法 2.2.1 玉米幼苗的培养(方法一:培养皿育苗) 取10个玉米品种,每个品种筛选出大小一致的40粒种子做好标记以备用。取40套培 养皿并将其清洗干净, 经计算每个培养皿装125g 左右已消毒的沙子使其占培养基总质量 的80%另加水31.25g 左右,制成培养基,每个品种用4个培养基,每个培养基里放同一玉 米品种的种子10粒,将写有玉米品种名称的标签贴在培养皿外沿边缘。将制做好的培养 基依次放入 G2P--250B 智能光照培养箱里,设定状态为:温度28摄氏度,灭菌。每天定 期浇水,观察。 观察并记载玉米品种的发芽势,隔五日观察并记载玉米品种的发芽率,制作植物根 系活力标准曲线 甲烯蓝标准曲线的制作原理 根据沙比宁等的理论,植物对溶质的吸收具有表面吸附的特性,并假定被吸附物质 在根系表面形成一层均匀的单层;当根系对溶质的吸附达到饱和后,根系的活跃部 分能将吸附着的物质进一步转移到细胞中去,并继续产生吸附作用。在测定根系活力时 常用甲烯蓝作为吸附物质,其被吸附量可以根据吸附前后甲烯蓝浓度的改变算出,甲烯 蓝浓度可用比色法测定。已知1mg 甲烯蓝形成单层时覆盖的面积为1.1m2,据此可算 出根系的总吸收面积。从吸附饱和后再吸附的甲烯蓝的量,可算出根系的活跃吸收表面 积,作为根系吸收活力的指标。 2.2.3 甲烯蓝标准曲线的制作 将甲烯蓝溶液配成0、1、2、4、6、8、10ug\ml 的系列溶液,于分光光度计660nm 处比色测 OD 值,以甲烯蓝溶液浓度为横坐标,OD 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个玉米品种的苗高、叶数、茎粗、苗鲜重、根条数、主根长度、根线重、 根体积以及玉米根系活力的测定即在分光光度计660nm 处比色测的 OD 值。 做好记录以备 分析。 2.2.4 玉米幼苗的培养(方法二:穴盘育苗) 每个穴盘长为10个小格,宽为5个小格,每个穴盘分为两部分,每个品种种25株, 共用5个穴盘。 进行穴盘育苗,操作过程如下,将无土育苗基质倒入盆中约为盆体积的3\4左右, 倒入水搅拌使其适度湿度在70%---80%左右,即手抓起一把基质可凝聚在一起但不会溢 出水;将搅拌好的基质倒入穴盘中,以填平小格即好;筛选10个玉米品种种子各25粒, 以粒大饱满为好;放置好一个品种后,用记号笔在带绳的小标签上写上玉米品种名称及 标号,将小标签放于穴盘一侧以便于区分;依次放置各个品种;将处理好的穴盘放入实 验室外空地上并浇适量水,并做好试验记录 十天左右分别测不同玉米品种的苗高、叶数、茎粗、苗鲜重、根条数、主根长度、 根鲜重、 根体积以及玉米根系活力的测定即用分光光度计测660nm 处的 OD 值。 做好记录 以备分析。 2.3 试验地玉米品种种植安排 2.3.1 玉米种植 试验田为中产水平地块;不同玉米品种播种采用大田对比法,东西两边设置 行 (6行) , 行种植的玉米品种为郑单958, 其他每品种种植8行, 行距70cm, 株距24cm, 2 行长10m,小区面积56m ,重复3次,亩密度4000株左右。玉米生育期间的管理同一般大 田。 2.3.2 玉米产量与植株性状的测定 在试验田测定玉米的株高、穗高、穗节数、绿叶数、 穗位节、粒数和产量性状。 并将每个品种的每个重复收获的玉米果穗材料各30个带回实验室,做风干处理。大约一 个月将风干的不同玉米品种的果穗材料进行测量穗粒数、单穂重量和千粒重,以确定不 同品种玉米的实际产量。 3 结果与分析 3.1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植株性状的分析 3.1.1 玉米苗期植株性状的测定 4 每个品种分为3组,每一组测量5株。分别测定10个玉米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苗 高、单株叶数、茎粗、幼苗鲜重、单株根条数、主根长度、根鲜重和根体积等植株性状, 然后求得平均值,其数值如表1所示。 表1 玉米苗期植株性状的测定 发芽势 (%) 浚单20 苏玉9号 郑单958 武科2号 苏玉10号 登海3号 登海11号 鲁单981 邢抗2号 先玉128 85 80 80 80 80 80 80 80 75 55 发芽率 (%) 97.50 97.50 95.00 97.50 92.50 92.50 92.50 90.00 88.50 77.50 苗高 (cm 22.89 22.00 22.71 22.01 20.03 21.79 19.35 19.12 19.71 19.37 叶数 (叶) 3 3 3 3 3 3 3 3 3 3 茎粗 (cm) 0.313 0.327 0.307 0.323 0.287 0.286 0.240 0.243 0.247 0.234 苗鲜重 (g) 1.070 1.010 0.871 0.843 0.827 0.815 0.830 0.696 0.644 0.604 根条数 (条) 9.93 9.8 9.60 8.80 8.40 8.13 7.67 6.53 7.00 6.53 主根长度 (cm) 14.65 14.45 15.23 10.19 10.37 9.89 9.51 8.57 8.50 7.35 根鲜重 (g/根) 1.008 0.976 0.973 0.830 0.877 0.873 0.797 0.610 0.607 0.587 根体积 (ml/根) 1.20 1.00 0.90 0.81 0.80 0.80 0.77 0.67 0.62 0.65 对表 1 中的玉米植株性状分析:比较不同玉米品种的发芽势和发芽率可以看出,郑 单 958、苏玉 9 号、浚单 20、武科 2 号等最高,其次是苏玉 10 号、登海 3 号、登海 11 号、鲁单 981; 发芽势和发芽率较低的为邢抗 2 号和先玉 128;比较玉米苗期地上部幼 苗性状即苗高、茎粗、苗鲜重分析得出浚单 20、苏玉 9 号、郑单 958、武科 2 号、苏玉 10 号、登海 3 号的地上部性状较好;较弱的是登海 11 号、鲁单 981、邢抗 2 号、先玉 128;比较不同玉米品种地下根部性状如根条数、主根长度、根鲜重和根体积可看出地 下根部性状较好的是浚单 20、苏玉 9 号、郑单 958;较差的是鲁单 981、邢抗 2 号、先 玉 128。 由上述分析可以总结,不同玉米品种在苗期(三叶期)整体性状最好的是浚单 20、 苏玉 9 号、郑单 958,较差的是鲁单 981、邢抗 2 号、先玉 128;其余品种如武科 2 号、 苏玉 10 号、登海 3 号、登海 11 号的苗期整体性状处于中间水平。 3.2 不同玉米品种根系活力的测定(甲烯蓝测定法) 3.2.1 标准曲线,以甲烯蓝浓度为横坐标,以 OD 值为纵坐标,绘制根系活力标准曲线 甲烯蓝浓度和 OD 值 5 甲烯蓝溶液浓度 mg\ml 0.000 0.001 0.002 0.004 0.006 0.008 0.010 OD 值 0.000 0.125 0.290 0.672 0.925 1.262 1.538 3.2.2 根系活力的测定 在测定根系活力时常用甲烯蓝作为吸附物质, 其被吸附量可以根据吸附前后甲烯蓝 浓度的改变算出,甲烯蓝浓度可用比色法测定。已知 1mg 甲烯蓝形成单层时覆盖的 面积为 1.1m2,据此可算出根系的总吸收面积。从吸附饱和后再吸附的甲烯蓝的量,可 算出根系的活跃吸收表面积,作为根系吸收活力的指标。记录如表 3 表 3 不同玉米品种的活跃吸收面积和比表面积 浚单20 号 活跃吸收面 积(%) 比 表 面 积 (m \cm ) 2 -3 冀农 3 郑 958 65.7 单 武 科 2 号 55.0 西 玉 3 号 49.7 49.5 中科11 先 335 49.0 玉 锐 步 1 号 35.3 邢 抗 2 号 35.0 先 128 34.3 玉 65.7 63.5 0.640 0.636 0.633 0.620 0.619 0.617 0.618 0.598 0.583 0.580 从表 3 中可以看出浚单 20,冀农 3 号,郑单 958 等 3 个品种的根系活力最高,而锐 步 1 号,邢抗 2 号,先玉 128 的根系活力最差,其余品种在二者之间。这与不同玉米品 种苗期幼苗地下根部性状中的根条数、 主根长度、 根鲜重、 根体积等性状的表现相一致。 3.2.3 不同玉米品种收获期产量性状,记录如表 4 表 4 玉米收获期产量性状的测定 千粒重 穗粒数(粒) ) 浚单20 苏玉9号 郑单958 武科2号 521 561 518 498 293.2 274.8 295.6 303.2 152.8 154.0 153.1 151.0 6 4020 4013 4000 4011 614.4 618.6 612.3 605.7 (g 穗重量(g/穗) 亩穗数(穗/亩) (Kg/亩) 产量 苏玉10号 登海3号 登海11号 鲁单981 邢抗2号 先玉 128 500 515 489 494 503 500 278.8 275.6 268.7 252.6 239.7 243.6 139.4 141.9 131.4 124.8 120.7 121.8 4005 4010 4000 3995 4009 3989 558.5 569.8 525.5 498.6 483.8 485.8 从表 4 中分析得出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较高的是浚单 20,苏玉 9 号,郑单 958, 武科 2 号;而鲁单 981,邢抗 2 号,先玉 128 的产量相对较低,其余品种如武科 2 号, 苏玉 10 号,登海 3 号,登海 11 号的产量在 10 个品种属于中间水平。进一步对玉米产 量的构成因素进行分析可以看出,亩穗数基本相同,决定玉米品种产量的主要因素为穗 重量,影响玉米穗重量的因素是穗粒数和千粒重,所以不同玉米品种产量的高低与玉米 单穗重量的高低是一致的。 3.2.5 不同玉米品种收获期植株性状比较见表 5 表 5 不同玉米品种的植株性状比较 株高(cm) 浚单20 苏玉9号 郑单958 武科2号 苏玉10号 登海3号 登海11号 鲁单981 邢抗2号 先玉128 204.4 197.5 200.2 209.7 227.4 217.7 189.2 198.3 200.0 201.5 穗位高(cm) 99.3 98.6 95.5 98.0 87.7 87.3 87.0 80.9 83.0 79.0 绿叶数(片) 7.1 7.1 7.0 7.1 8.5 8.6 8.0 5.3 5.6 6.0 穗位节数(节) 9.7 9.5 9.9 9.8 8.3 8.5 8.6 7.9 7.9 7.3 从表 5 中可以看出,不同玉米品种在收获期的植株性状没有明显的规律。 3.2.6 不同玉米品种的根系活力与产量关系的比较如表 6 表 6 不同玉米品种的根系活力与产量性状之间的关系 浚单 20 活跃吸收面积 65.7 苏玉9 号 63.5 郑单 958 65.7 武科2 号 55.0 苏玉10 号 49.7 7 登海3 号 49.5 登海11 号 49.0 鲁单 981 35.3 邢抗2 号 35.0 先玉128 (ck) 34.3 (%) 根系活力百分 比(%) 产量(kg/亩) 614.4 产量百分比 (%) 126.5 618.6 127.3 612.3 126.0 605.7 124.7 558.5 115.0 569.8 117.3 525.5 108.2 498.6 102.6 483.8 99.5 485.8 100.0 191.5 185.1 191.5 160.3 144.9 144.3 142.8 102.9 102.0 100 由表 6 中可以看出:不同玉米品种的根系活力高的其产量也高。浚单 20 和苏玉 9 号的根系活力最高其产量也最高, 而先玉 128 和邢抗 2 号的根系活力最低其产量也最低, 其他品种的根系活力与产量之间的关系也是随根系活力的提高而产量增加。 进一步对不 同玉米品种根系活力和产量的百分比分析得出:玉米的根系活力越高,其玉米品种的产 量越高。 4 小结与讨论 4.1 小结 4.1.1 不同玉米品种的根系活力与产量之间成正相关的关系,不同玉米品种的产量随 根系活力的提高而增加 不同玉米品种的根系活力高的与产量最高的是浚单 20,苏玉 9 号;而鲁单 981,邢 抗 2 号,先玉 128 的根系活力较差而且产量较低;其余品种的根系活力和产量之间的关 系是随根系活力的提高而产量增加; 进一步对不同玉米品种根系活力和产量的百分比分 析得出:玉米品种的根系活力越好,其收获期的产量越高。 4.1.2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地下部根系性状与产量有一定的关系 比较不同玉米品种地下根部性状如根条数、主根长度、根鲜重和根体积等可看出地 下根部性状较好的是浚单 20、苏玉 9 号、郑单 958;较差的是鲁单 981、邢抗 2 号、先 玉 128;其它品种的根部性状处于中间水平,这与玉米的产量高低趋势表现相一致。 8 4.1.3 不同玉米品种苗期地上部植株性状与产量亦有一定的关系 玉米苗期地上部植株性状即苗高、茎粗、苗鲜重分析得出浚单 20、苏玉 9 号、郑单 958 的地上部分植株性状较好;地上部植株性状较差的是邢抗 2 号、先玉 128,这与玉 米的产量高低趋势表现基本一致。 上述分析可知,不同玉米品种产量高低与玉米苗期地下地上植株性状有一定的关 系;不同玉米品种产量高低与玉米根系活力呈正比关系;这在玉米育种和选育良种的过 程中通过苗期玉米根系活力的测定,就可大致判断玉米产量的高低,为玉米高产高效栽 培及玉米生理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4.2 讨论 本试验是初步研究,只研究观察了玉米苗期根系活力及植株性状与玉米产量关系, 再进一步研究时应进行玉米全生育期根系活力、植株性状与玉米产量关系的研究,以进 行更加全面深度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宋海星等, 玉米根系活力及吸收面积的空间分布变化[J] 西北农业学报 2005, 14 (1) : 137-141 [2] 周广生 梅方竹 陈艳华等,冬小麦根系活力与产量性状关系的研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Dec,2001,531-534 [3] 王空军等, 我国玉米品种更替过程中根系生理特性的演进[J] 作物学报 Mar,2002,185-189 [4] 常程,张书萍,等.密度对不同株型玉米产量和农艺性状的影响[J] 辽宁农业科学, 2008(2):27—29. [5] 汪君利, 姚彩杰, 曲金平施肥对土壤养分变化及玉米产量的影响[J] 108—109. 现代农业科技。 2007(24): 9

      


合作伙伴: 开心笑话
Copyright 2010-2012 大戏院论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如需合作请联系站长
技术支持:F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