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中,一些县委和县长还认为,目前基层官员被妖了。罗中枢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当下基层官员的负面信息较多,有的基层干部抱怨,有社会认为“中央领导是亲人,省上领导是,县级领导是,基层领导不是人”。
“一位县委在时激动地说,有时候出去和朋友,我都不好意思讲自己是县委。”
调查显示,只有23%的县级主要领导干部对自己工作“十分满意”,70%几乎没有周末休息日,65%以上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0小时以上。
工作压力大,但县官们的收入并不高。参与课题的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罗亚玲搜集的数据显示:宜宾市下属的县委、县长和宜宾市处长级党政干部的最高工资均约为5117元。但宜宾市下属的宜宾县面积达2945.83平方公里、下辖26个乡镇,人口近百万。
罗亚玲介绍,县委、县长和处长的工资相同,但是,“县委和县长管理全县,工作压力大、责任重,承担的社会责任和对国家、社会的贡献明显多于普通机关的处长”。罗亚玲,“应扩大党政干部收入差距,使收入与承担的工作责任、产生的绩效和对国家社会的贡献大致相当。”
受访县级主要领导对自己退出后的出,也各有想法。43%的人选择到大型国有企业,10.2%选择到民营企业,6.3%选择到事业单位去,5.2%选择到群团组织,有少量表示“愿意继续留在机关”。
近六成县级主要领导赞成“限权”
三成受访者赞同“县长由辖区内投票差额选举”。
此次课题中,罗中枢团队关注到一个过去很少有人关注的干部人事问题“干部调整”。
课题组、四川大学学院教授高中伟向南方周末记者介绍,各地在“干部调整”环节,会研究确定干部选拔调整的思、原则、方案等,包括任职条件、启动时间等。
调查显示,37.2%的受访县官承认本县提出调整的主体通常是“县委”,27.8%的受访县官承认是本县“本地组织部门”。王卓说,谁提出干部调整,就抢占了这个岗位人选的安排先机,因此调整环节是买官卖官的源头。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各地启动干部选拔任用的调整很不规范,选拔干部的人选被少数人控制在某个特定范围内。”高中伟说。
四川大学学院教授黄金贵提醒南方周末记者,最近中央巡视组公布了对各省的巡视报告,其中部分省份存在“带病提拔”和“突击提拔”,调整不规范是一个重要原因。
接受调查时,82.2%的县级主要领导赞同规范干部调整,12.4%的受访者表示“无所谓”,5%的县官反对,反对的有2人。
在官员选拔任用的各个环节中,“初始提名”直接关系到哪些人可以入围。调查结果显示,行使“干部初始提名权”排在前几位的分别是:县委、本级组织部门、拟调整干部所在单位主要领导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