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名张姓同学选修了杨飞的课程。她印象中的杨老师,“上课从来不点名,哪怕来的学生不多”,“上课没有教材,讲义都是自己写的,每次几千字,上完课就会分发给我们。”
她说,自己挺喜欢杨老师,觉得他“与别的老师有些不同”,“他讲话很直,有时会一些现实,讲课联系实际,比如,会要学生预测沪指的,然后让写原因,纸条被收上去,如果跟最终结果相吻合,他会给高分。”
她没有对杨飞是否是一名好老师做评判。“因为好老师的标准是多元的,他的学识涵养、讲课方式等等,都应该是评判条件之一。我只能说他的讲课方式是学生欢迎的。”
这名同学打算在新学期继续选修杨飞的管理学课程。然而,她没有在选修课课程名单上看到杨老师的名字。
同样没有看到杨飞名字的,还有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一名老师。他跟杨飞一起参加学院的羽毛球训练,在训练名单上却没有找到杨飞,他觉得很奇怪,给杨飞打了电话。
当得知杨飞被转岗图书馆,他说,自己“吓了一跳”:“我们一直都了解他从不发表论文,但到最后时刻还是没有补救,让人吃惊。”
他说,杨飞作为一名,教学应该是合格的,“至少没有学生投诉说他课上得不好。”
类似的电话渐渐多起来,让杨飞“感到和厌烦”。这其中还包括知道内情的同事。杨飞说,这些同事几乎都以相似的口吻问,“你怎么就转岗了?不就一篇论文的事吗?”而他。
论文
由于执教期间没有发表一篇论文,他被学院领导喊去谈话,“领导说,给你最后两个月时间。”这样的谈话前后总共进行了三次,领导言辞一次比一次“不留情面”。
一贯淡定的杨飞“坐不住”了。
那篇热传的名为“致工管院的朋友们及湖南大学教研同仁的一封信”的长微博,早在2013年7月份杨飞接到湖南大学人事处电话的当晚,他就坐在电脑前开始构思了,最终洋洋洒洒写了8000字。
最开始,他打算将信件寄给教育部高等教育司,“让教育部的官员们看到高校教师考核目前存在的弊端”,但他又觉得,“不一定看得到,看到了也起不了多大作用,这个问题已经不新鲜了”。
后来,他又想过把信寄给校长,又觉得“太”。
“我已经碰壁太多。”他说。早几年前,他在国内考驾照,全组7个人商量掏钱买烟给教练以求顺利过关,他不干,因此被。
2013年9月份开学,同事们都陆续开始上课,母亲也开始询问他,“怎么没见你备课?”
越来越多关心他的同事也在打电话询问,杨飞觉得自己的解释很无力,“对,就是被转岗了”,“为什么不写(论文)?因为嗨。”他叹口气,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