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低“身段”,换来的是好奇而非机会
一到上海,Cecilia就开始在网上广撒简历,刚开始还只是每天有选择性地投个二十份左右,后来增加到每天一百多份。但凡专业对口的岗位都投,不管是国企、外企、事业单位还是私营中小企业。可有回应的很少,如果一星期内能有两场笔试或面试机会,Cecilia都会觉得很开心。而且,只要逮到机会,她一准跟面试官反复强调自己目前“只想积累工作经验,对其它条件都不太介意”。
能打听到的招聘会信息,Cecilia也都逢场必到,但几次下来,她发现招聘会上的很多企业都旨在招流水线工人。有次,在步步高VIVO智能手机的招聘区,Cecilia刚把简历递过去,人家就告诉她这次招的只是普通财务人员:“你一个国外回来的研究生,做这个太大材小用了。”
更让Cecilia哭笑不得的是,有次去一家小型规模的公司求职,明明第一轮的上机操作就没过,对方却通知她去面试。去了才知道,原来人家老总只是想当面问问她:作为一个“海归”研究生,你为什么会想来我们公司?
类似这样的经历,Cecilia有过很多次,开始时还会一下,后来就“了”。这让她深切地感觉到,自己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身份很尴尬:“我没觉得‘海归’背景有什么优势,反倒让很多中小企业主观地认定你要求高,不敢要你;大公司特别是外企又觉得没什么稀奇的,因为公司里已经遍地都是(‘海归’)了。”
同为“海归”,理科生年薪20万,她月薪4000
薪酬一直是Cecilia不大愿意谈及的话题。据她说,自己回国前把期望值定在5000元/月左右;在南京受到打击后,自动降至4000元/月;再后来,对3000元/月左右的工作也会投简历。
从今年3月份开始,每天重复性地投简历、等通知、跑招聘会,有时一天下来,忙得只能在公交车上啃个面包……Cecilia自称:“那段日子是我长这么大以来最、痛苦的时期——顶着‘海归’的,过着的生活。”
这期间,“我还受到过一次沉重打击。”某次上,Cecilia与一个研究生物制药的“海归”朋友闲聊,得知对方找工作仅花了一个月不到。更让Cecilia羡慕的是,“公司开出年薪20万,他还不怎么满意,说是其他搞工程技术的朋友回国后拿的工资更高”。
奔波近四个月后,Cecilia才终于接到“面试成功”的电话,是浦发银行下属一家进行数据处理的子公司打来的。月工资4000元左右,工作内容与所学专业也不算对口,但Cecilia“不敢要求更多了,先积累点经验再说”。作为从国外名牌大学学成归来的硕士生,第一份工作却是简单的数据统计,且收入在上海这个大都会里明显捉襟见肘,Cecilia迟疑再三才向记者吐露话:“落差肯定是有的。但经历了这段求职,我的心态已被‘磨练’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