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与科技,两个看似交集不多的领域,近年来虽然多次相遇,却只是在碰撞出零星火花后遗憾错过彼此。民的通过再次拉近了二者的距离,这一次,法律与科技能否摩擦出与众不同的璀璨烟火呢?
2020年5月28日,《中华人民国民》在十三届全国三次会议中表决通过,意味着我国对的进入了时代。
《民》中体现的“科技感“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比如对电子合同、网络交易、数据、网络虚拟财产以及隐私权的。而对于遗嘱的完善也是重点内容之一。民为更好地保障立遗嘱人的,取消了公证遗嘱的优先效力,并新增打印遗嘱和遗嘱。
民对遗嘱的修改会对公证行业产生巨大影响。缺少了国家公信力的背书,公证遗嘱相对于其他遗嘱类型的优势不再明显。此外,公证遗嘱耗时长,且存在费用贵、制作繁琐等种种弊端,上海市的遗嘱排队已超半年,而老年人特殊的身体情况也决定了亲自前往公证处(而且通常需要几次)不是个很好的选择,尤其是当今疫情影响的形势下。
对于公证行业来说,积极应对民修改带来的挑战势在必行。公证行业的变革即将到来,如何推进体制、提高市场竞争力,是整个行业需要思考的问题。
时光穿梭到2010年之前,由于科技发展水平有限,法律工作者的工作条件和模式十分原始。律师在办公室面对的是厚重迟钝的台式电脑,在外携带的是大量的纸质资料,通讯工具是大哥大、BB机。所有的会议都需要面对面进行。当需要处理的事务在异地时,大部分的时间都将浪费在途上。法律检索和资料调取也同样费时费力,检索需要查阅堆积如山的大块头法律,资料调取则需要亲自前往工商局等单位,辗转几次也是常有的事。律师的忙碌大家看在眼里,但只有律师才清楚自己的忙碌中真正有价值的只是很小一部分。
梦见流鼻血
进入2010年,法律服务时髦了很多。可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越来越薄,律师可以在地铁上、飞机上处理紧急事务。自时代的到来为法律服务的宣传带来了新渠道,从最初的博客,到后来的微博、微信号与视频号、抖音、各种平台的直播课程等,律师有更多的机会增加度。即时聊天工具和工作软件则由最开始的QQ、MSN、Skype发展到现在的微信、钉钉等,在线打卡、请假、审批,用一键点击代替繁琐的线下程序。疫情下,各类视频会议软件,如ZOOM、小鱼易连、腾讯会议等受到人们青睐。各大律所也积极运用高科技手段提高管理效率。比如,大成律师事务所将上线的全球法律服务网络综合信息管理系统,了“超级智能的一体化运营管理”时代。在法律检索上,天眼查、威科先行、法等法律工具的出现让律师能够毫不费劲的的得到公司信息、法律法规和合同模版,极大地减轻了工作负担。